登高望远看教育 踏地而行做教育
标签:
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ppl |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

登高望远看教育
——品读《给教师的5把钥匙》有感
浙江宁波镇海区庄市街道中心幼儿园
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
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
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
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翻开《给教师的5把钥匙》就仿佛注入了一股心灵鸡汤,既有科学性、学术性,又有针对性、借鉴性,他的一些菜根谭的言论在我稍显懒散的心灵之中激起了陈陈涟漪和思维的碰撞,与之相比,相距甚远。但看了这本有现实意义的书,点亮了我心中的一盏明灯,那就是做一名踏地而行的老师。
开启教育之门的心灵钥匙——拔高一层看教育
第一把钥匙是拔高一层看教育。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是一个常识,也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站得高有两层意思:一是要站在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制高点上,了解教育改革的新动向,把握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二是要切实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育人观,按照教育规律和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施教。有了这样的教育高度,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你就不会拘泥于眼前的点滴得失,而会将目光指向长远,关注孩子一生的成长与发展。
登高望远看教育
常老师说,要“拔高一层看教育”,看了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一名普通教师而言,埋头拉车、每天把教育教学工作完成也许算得上称职,但对一名骨干教师、优秀教师而言,登高望远是“必修课”。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在专业上扎根,也需要在视野上拓展,需要抬头看路、登高望远,需要接受新知识让自己“脑洞大开”,生发出更多教学改进的奇思妙想。
登高望远,才能真正了解教育发展趋势。随着时代的变迁从技术手段到教学模式,都会有变化,无论是教育观念、教育技术,还是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探索,都需要教育工作者不遗余力的去关注、思考和身体力行。及时把握真理的前提下,跟上时代潮流,掌握最新动态,引领教育一方。
登高望远,才能成为孩子心中的美丽教师。如今社会各界对教育的要求中有一句很时髦的口号: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一名幼儿园启蒙教师,怎样在这一口号声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成为一个家长满意的教师是我们幼儿教师们共同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社会对我们提出的新课题。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和计划生育的实施,4 2=1式的家庭教育模式,捧在手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们似乎更加的古怪精灵,我们将面临着1=6式的家长“评审”团和错综复杂的教育环境,无疑对于我们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从事幼儿教育事业已经多年的我来说,也面临着正确定位的问题:把教育的事当做幼儿园的事来做,是得过且过;把教育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是任劳任怨;把自己的事当作教育的事来做,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是自我价值的再创造。当然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毫无疑问的应该选择后者。
善于登高望远,才能成为有思想、有创造力的教师。这样的教师,才能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策略、模式与园所的教育教学实践有效地融合,在学习和反思中,在探索和交流中,用求真务实的心态去温暖一颗热爱幼儿教育的心灵,用刻苦钻研的精神去夯实前行的脚步,让先进的理念去指引我们的教学行为,让精彩的教学在自己身上重现,使我们沿着教学探索的道路阔步前行。
走向教育之路的智慧钥匙——千方百计提升自己
第二把钥匙是千方百计提升自己。教师要在讲台上站稳,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就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持续不断地修炼。需要明晰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核心素养,需要熟稔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提升沟通和协调的能力,等等。教师每在专业领域上做出一点点的改进和提升,就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被放大。
把理念做出行为方法,把自我做出个性风格。
用学习累积为师底蕴,用研修求证教学效益
常老师更是给了我们理念上的引领和实践操作的指引,那就是教育在实践中,突破在问题中,思考在教学中。给
海纳百川学教育
新的世纪,新的价值观,决定着新的角色意识,教师不再是蜡烛,照亮别人却燃烧自己;教师也不再是渡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自己却老在原地逗留。教师应该是农夫,耕耘就是为了收获;教师应该是科学家,研究就是为了出成果。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为社会培养下一代,更是为自己积累财富,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价值和品味,从合格教师逐步成长为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
看着常老师的每一把钥匙,真切的让我感受到:学海无涯,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不进则退,我也从常老师的《给教师的5把钥匙》中感悟:虽然我已不年轻,虽然我还只是一颗默默无闻的小草,虽然我离名师的距离相差甚远,但我还是坚持着我的坚持,守望着我的孩子们,平凡的做好每一件事,努力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名师”。作为幼儿园的教科室主任更要开拓进取,引领着我们一群可爱的老师们,踏实做好每一项课题,努力成为老师们背后的推手,科研工作中的绿叶,衬托每一个课题之花灿烂绽放!
驶向幸福之旅的心门钥匙——保持积极的心态
第五把钥匙是保持积极的心态。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位乐观、开朗的人,你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对方感染,心情也会变得爽朗起来。教育也是如此。教师正是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的,教师的心态直接影响学生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影响学生对事物做出的判断。如果你定下心来做教师,那么不管再苦再累,不管受到多大的委屈,都应该努力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否则做了事情,心态还很糟糕,那岂不太对不起自己了?
踏地而行做教育
细细品味了《给教师的5把钥匙》,常老师为我心中的教育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带给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推我“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茅塞顿开,那就是做一名踏地而行的老师,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
教师的技能蕴藏在课堂招式中
教师的思考伴随在教学情境中
教师的问题解决在观摩学做中
一个有奋斗感的老师,一定是个踏地而行的老师,一个踏地而行的老师,一定是个愿意把教育的小事做好的老师。是的,教育本无惊天动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每天都在重复着“照顾生活、准备教具、备课上课、穿脱衣服”等繁琐小事,但如何做好这些小事,如何把这些小事做到位,如何做一名家长满意、孩子喜欢的老师是她经常的思考。于是,我们幼儿园老师常常因一些小事而格外忙碌:为丰富活动区,总是像一个捡垃圾人一样收集各种废旧材料;为了找一段音乐,可以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搜寻所有的网页,直到达到效果为止;为了让哭泣的孩子露出笑容,使出浑身解数直到孩子发出纯真的笑容。
所有这些,都是小事,都是那么的不足挂齿,那么的微不足道,然而我们却在这些微小的每天重复的事情中找到了踏实,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不是最伟大的事情,但却是最有意义的;我们做的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到结果,但却是最灵动的;我们做的事情不可能样样做的最好,但我们却永远追求更好的;“只管攀登不问高”,尽可能做好每一天自己能做好的事,必将赢得人生的快乐,这叫“道是无情却有情”!教育就是这样,正如常老师所说“能把教育的小事做好的老师,是在做真正的教育。”
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教育,踏踏实实才是诚。在教师生涯里,二十多年过去了,在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个日子里,我是那么地充实,那么地快乐。人们常把教师比做园丁,而我更愿意做一棵默默无闻的绿叶,把孩子这朵红花高高托起。
也许,教育生涯中的酸甜苦辣在每一位教师的心里,都有一本说不完的故事,但孩子们的一声稚嫩的“老师好”,又会让我们感到莫大的安慰。看着孩子们从摇摇摆摆的走进幼儿园,又满怀着七彩的童心飞向更广阔的天空,这种成长的历程来自于教育本身所蕴含的无穷乐趣,更来自于让孩子们放飞时的成就感。
从平凡到灿烂,细读常老师的文章,是一餐丰盛的营养大餐;品味常老师的五把钥匙,是一袭精彩的脑力激荡;琢磨常老师的每一则教学故事,是一趟充实的心灵之旅;吸纳常老师的教育理念,是一抹灵动的智慧源泉。让我更深刻的理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内涵,指引着我在平凡的工作中演绎最精彩的自我,诠释我踏实无痕的教育理想,让教育的小花在我心灵绽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