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0年的修行,怎一个“爱”字了得?

(2017-04-23 06:28:02)
标签:

读书修行

历劫飞升

耐心等待

对症下药

ppl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30年的修行,怎一个“爱”字了得?

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有位在教育领域非常有名气的教师和研究者,他就是刘波老师。工作以来坚持不懈地读书、写作,已经有三本书出版,对全国各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很鲜活的成长案例和指导手册。在到了新的工作岗位之后,刘波老师组建了镇海区教科研读书群,在区级层面引导更多老师参与读书,爱上读书。

前不久,该读书群的老师们举办《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分享会,畅谈阅读中的体会和心得。很遗憾,不能参加他们的读书分享活动,只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了。这篇文章是宁波市镇海区炼化小学冯雪波老师在分享会上的发言。

 

30年的修行,怎一个“爱”字了得?

——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有感

 

记得10年前,我曾站在这栋楼的阶梯教室里演讲,说那个在乡村的晒谷场上带领小伙伴玩游戏、把自己家的墙壁当黑板教小伙伴写拼音字母的“孩子王”,后来,真的成了“孩子王”,还说那近20年当“孩子王”的经历是我最大的幸福。今天,又一个10年过去了,我依然想说,这近30年的“孩子王”经历,是我最大的幸福。

去年,我和在座的许多老师一起,非常荣幸地加入了镇海区教科研读书群。群主刘波老师将这本《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带到了我们的眼前,于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教育专家的名字就映入了我的脑海,那就是常生龙老师!

我尤为喜欢这封面上的两个字——修行。我始终认为,人的一生,就在进行着一场美丽的修行。循着常老师的“读书修行”,我似乎对我们的教师工作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心中的困惑也有了一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于是,在被常老师对教育教学独到的感悟折服的同时,我也想轻轻地感叹一下——这近30年的修行 ,怎一个“爱”字了得?

跟大家分享三个关于爱的修行:

四海历劫为哪般?

不求自己留芳,只为渡你“飞升”

前不久,都在流行两个词——历劫和飞升,最近还在流行一首歌,叫教师版《三生三世》。如此轻易地就将教师与这痛苦的历劫连在一起了,我想是因为教师工作与众不同、受众人关注,又随时可能被众人热议的缘故吧。有人说老师太辛苦了,有人感叹老师的工作很烦琐,有人担忧老师的责任太大。但是,我相信,老师会在辛苦中感受到快乐,在烦琐中感受到欣慰,在孩子们的幸福中感受到我们的幸福!

就像常老师在书中介绍的,像于永正老师那样,教孩子,教孩子,将自己也教成了孩子;像苏珊·佩罗那样用故事给予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洪荒之力”,用故事带给孩子们惊人的变化;像校长恩雅·瑞格那样,让学习离开分数,让孩子得到最中肯的评价;像罗恩老师那样营造相互支持、信任的氛围,尽力激发孩子的潜能……是的,我们无力改变教育体制,但我们能与孩子们一起创造奇迹!

孩子们是天真的,孩子们的心灵是纯洁的。塑造孩子们心灵的工程是艰巨而伟大的。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一员,我们怎能不感到幸福呢?昨天,和小明谈话到很晚,临走的时候,他轻轻地说了声:老师,路上小心。那一刻,我是幸福的;上午,刚刚批评过小俊,中午,他老远看到我,大概是早已忘了上午的不快吧,满脸灿烂地大喊:冯老师好。那一刻,我是幸福的;前两天,嗓子哑了,一早上班的时候,桌上静静地躺着一盒金嗓子喉宝,原来是学生小兰送来的。那一刻,我是幸福的……

如此这般,“历劫”又有何妨?

做到“耐心等待”,飞升教师“上神”

教师版“上仙”“上神”,说的就是修炼为孩子们喜欢的“孩子王”。为人师者,永远追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而在众多“渡修为”的过程中,“急于求成”式有之,“拔苗助长”式盛行,甚至“滥竽充数”、“舍本逐末”等方式都可能随处可见,而我,想要大声疾呼:耐心些,耐心等待我们的孩子们,尤其是小学生。等待,利一定大于弊!

30年的教学生涯,接触的孩子很多,成为朋友者也不少。有两个孩子印象深刻,同一个班,都是女孩子。后来分别考入北大和清华。而这两孩子在与我小学约会的六年里,给我的印象是:一个稳重、内秀,但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情感;一个外向、感性,而且不修边幅。两人共同的特点是:会思考,不盲从,有个性。但不管是哪一个,如果家长和老师选用“急于求成”式教育教学,这两孩子都可能成为有问题的孩子,只有“耐心等待”,允许她们在前行中不断完善,才能逐渐发展为最好。如此,她们所创造的这个“奇迹”也就不再被称为“奇”了。

这又让我想起了常老师在书中提到的“罗恩校长”。罗恩校长和老师们一起用信任和支持创造了教育奇迹。是的,相互支持和信任,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来自“孩子王”给予她们的强大力量。我曾教过一个小时候适应学校学习比众多孩子慢的小男孩,现任厦门大学分部的指挥系老师,当年我允许他妈妈跟读,允许他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允许他上交诸如粉笔小棺材、皇帝天书、文言文春游记等独创的作业……我认为,对于他,我是做到了“等”。尽管如此,我还是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朝着自己喜欢的谁也想不到的音乐之路发展得如此优秀!

所以,不要急着对孩子下结论。在反复研读常老师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以后,我更相信,信任、等待、支持,可以帮助孩子创造奇迹。老师们,做到“耐心等待”,也更容易让你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教师“上神”!

常读“医”书,修炼成医生式的“孩子王”

常老师说,我们要当医生式的老师。我非常赞同。医生了解病人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教师更应了解孩子,理解孩子,这样才能给予孩子们最直接最正确的指引,才能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最明亮的航标。

为了做好“孩子王”,我与孩子们共读名著,共同评论林黛玉,共同为孙悟空喝彩;我以身作则,要求孩子们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与孩子们一起在“奇幻森林”创造与小狗的爱心故事;在植物园里大张旗鼓地开展模拟长征活动;师生才艺大比拼……我和孩子们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我成了孩子们的大朋友。我常说:孩子们是快乐的!我更快乐!

加入读书会以后,我接触了更多实用有效的书籍,也写了一些读后的感受——比如,“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是英国作家的这句神秘的话语将我带到了主人公迪伦身边,“因为迪伦的需要,所以崔斯坦一直存在和陪伴!”这道美丽的生命之光如精灵般逆转了我的思维,震撼着我的灵魂,我觉得为人师者亦可称“摆渡人”。于是,我写了一篇《追寻-逆思-摆渡》,在刘老师的修改之后,在浙江省读书征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再如,我读到“生活中的奶蜜盐摇身一变,成了家庭教育的第一定律”,于是我又动情地写下了一篇感言——《让我们一起来陪养阳光少年》,录播在镇海网上家长学校的网站里;拜读了常老师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我在共鸣与被折服之后,又将我近30年的“孩子王”经历浓缩于这篇《30年的修行,怎一个“爱”字了得?》。

为我们有幸加入读书会而点赞,为有这样一个催人努力读书的正能量磁场而点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