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2030行动框架概况
(2017-03-08 06:29:16)
标签:
教育2030行动框架目标愿景实施策略ppl |
分类: 教育管理 |
昨天的博文中,提到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2015年11月发布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现简要介绍一下该框架的基本情况。
一、背景
自2000年《达喀尔行动纲领》的六项全民教育目标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出以来,全球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然而,2015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显示,全球只有三分之一国家实现了2000-2015全民教育计划全部目标,只有一半国家实现了2000-2015全民教育计划主要目的——普及初等教育。教育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2015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仁川主办世界教育论坛,论坛充分讨论了“教育2030行动框架”,并通过了《仁川宣言》。2015年11月4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第38次教科文组织大会期间,“教育2030行动框架”被正式发布。行动框架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教育2030的愿景、基本原理和原则。第二部分描述了总体目标、战略方法、具体目标和测量指标。第三部分探讨了实施方式。
二、总的原则和目标
(一)总原则
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是一项可行使的权利。为了实现这一权利,国家必须确保普及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和学习,不让一个人掉队。教育应以人类个性的全面发展,促进相互理解、宽容、友谊与和平为目标。
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国家是这一职责的承担者。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民间团体、教师和教育者、私营部门、社区、家庭、青年和儿童在实现优质教育权利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国家在设置和管理标准及规范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
性别平等与全民教育权利密不可分。实现性别平等需要以基于权利的方式确保女孩和男孩、女性和男性不仅获得和完成教育周期,而且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得到平等的授权。
(二)总目标
教育2030的总体目标为:“确保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使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
三、十大具体目标
(一)关于教育内容的具体目标
目标1:到2030年,确保所有女童和男童接受完全免费、公平和优质的中小学教育,获得相应、有效的学习成果。
这一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小学教育必须是免费、公平和优质的;二是需要获得相应的、有效的学习成果。
目标2:到2030年,确保所有女童和男童获得优质的早期儿童发展、保育和学前教育,为接受初等教育做好准备。
进入小学前几年是大脑发育的最重要阶段。这几年的幼儿护理和教育包括足够的健康和营养、家庭的激励、社区和学校环境、远离暴力和关注幼儿认知、语言、社会、情感和身体的发展,以便为进入小学学习打下基础。
目标3:到2030年,确保所有女人和男人平等获得负担得起和优质的技术、职业和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
高水平教育机会的提供往往不够充足,这种情况在不发达国家尤其突出,这会导致知识差距,带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后果。
目标4:到2030年,大幅度增加拥有相关技能的青年和成年人数量,这些技能包括为就业、获得体面工作和创业的技术和职业技能。
必须增加学习机会并使其多样化,使用范围广泛的教育和培训模式,以便所有青年和成年人,尤其是女孩和妇女,能够获得使得他们得到体面工作和生活的相关知识、技能和能力。
目标5:到2030年,消除教育中的性别差异,确保残疾人、原住民和弱势儿童等弱势群体平等获取各级教育和职业培训。
教育2030的关键特征——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要求确保所有人的受教育权,保证所有人能够接受平等的教育,并且是优质的教育,消除性别差异,确保女性的受教育权;消除在教育中存在的歧视现象,保证所有的弱势群体平等获取各级教育和职业培训,从学前教育到各级各类的教育。
目标6:到2030年,确保所有青年和大部分成年人,男性和女性,获得读写和计算能力。
确保所有青年和大部分成年人掌握熟练的读写和计算能力,是使人人获得终身学习机会的基础,读写能力是教育权利的一部分,是一种公共产品,是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基础。
目标7:到2030年,确保所有学习者获得促进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包括通过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人权、性别平等、促进和平与非暴力文化、全球公民意识、理解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在一个很多社会、政治、经济和环境挑战尚未得到解决的全球化世界中,建立一个有助于建立和平及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体系的教育系统非常重要。然而教育系统却鲜有能够全面融合如此的变革方式。
(二)实施方式具体目标
目标1:建立和改善能恰当满足儿童、残疾人和不同性别人群需要的教育设施条件,并为全民提供安全、非暴力、全纳和有效的学习环境。
这个目标强调了需要充足的基础设施和建立安全、全纳的环境,以促进人人能够实现终身学习,无论人们的背景或残疾状况。
目标2:到2020年,在全球范围显著增加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非洲国家在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接受高等教育,涵盖职业培训、信息和通讯技术,及技术类、工程类和科学类项目的奖学金数量。
与教育2030关注公平、包容和质量一致,奖学金应该非常明确地提供给来自弱势背景的年轻人。奖学金往往是针对特定领域的,如科学、技术、工程、信息和通讯技术、教师教育和职业项目。应特别注意为在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领域学习的女童和女性提供奖学金。
目标3:到2030年,大幅度提高合格教师的供应数量,包括通过国际合作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开展教师培训。
教师是实现所有教育2030议程的关键,这一目标至关重要。教师的后续专业发展和支持以及国家教师职业标准的缺乏或不足是造成低质量学习成果的关键因素。
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第三部分提出了指导建议,例如需要建立国家、区域和全球的管理、负责、协调、监控、报告和评估机制,需要合作伙伴和资金的支持。这些机制必须是包容、参与性和透明的。
当务之急是各国政府能在教育2030目标体系的指引下,根据本国国情,制定符合本国实际的愿景、目标和实施策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就是对上述行动框架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