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絮语

标签:
读书习惯深层对话解决问题坚持不懈ppl |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

(一)2016年7月11日
据人统计,世界人均读书量排名前5位的国家是:俄罗斯54本,以色列50本,德国47本,日本45本,奥地利43本。而再来对比一下我们国家:中国人均阅读图书为4.35本。作为教师,按理说应该是读书人,且每年读书的数量应远远超过全国平均,但是,倘若没有培养读书习惯,根本就不算是读书人。于是暑期为老师们推荐《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期待老师们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阅读时发现有些话虽然不是第一次读到,但仍旧有很多共鸣。正如本书里所说的,阅读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看完本书后,更是同样的感受。
书中说到:“了解是教育的前提。”
可见,找出任何一种和孩子深层对话的可能,那么你会发现你身边的孩子,正在开始学会微笑,那潜藏在内心的热情,也即将会大大地发光,大大地发热。
(二)2016年7月27日
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当然,我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黄金屋”和“颜如玉”,但书籍确实能给我们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和内在的精神享受,也就是说,阅读能够让我们活得更好。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其实,阅读应该像吃饭穿衣一样,成为我们生活的方式。
暑期阅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
近年来,“辱师”、“群殴教师”、“师跪”等一起起事件犹如一把把利剑刺疼了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教师的职业开始出现倦怠的现象,工资收入不高,工作压力巨大,教师群体中的负能量越来越多,因此每天汲取心灵鸡汤,有助于我们形成并壮大身上的正能量。
在这本书的后记中常生龙先生这样写道:“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读书的美妙。每当我在遇到难题的时候,总有一本书在那里等着我,给我启迪,让我豁然开朗。”我亦有同感,书确实像开山的斧头,像涉水的轻舟,像茫茫大海上的灯塔。当你安静阅读的时候,总有一些心仪的观点跳出来,令你怦然心动,有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阅读是最重要的课程,阅读不是科目而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只读教科书上的东西,未来的人生只能走进死胡同。因此,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以清晰让自己站在时代的制高点来思考和筹划,可以让自己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少走些弯路,在教育探索的道路上获得更多的成功。
(三)2016年8月25日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终于可以让我放下一天工作中紧张的心情,松一口气,静下心来再次慢慢地翻开由常生龙老师所写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
读一本书容易,读一批书难,读万卷书更难。而在常生龙先生这里已经把读书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读再多的书已经不是难事而是快事了。在阅读的过程中,将所思所感付诸文字,坚持不懈,让自己变成有思考力的阅读者。打开视野,博览教育经典,对教育的理解更为透彻通达,应了那句话: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阅读犹如一日三餐,天长日久,终会内化在一个人的精神样貌里,终会助力于一个人的心灵成长。阅读这本书,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厚重,更可以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能更好地让教育一线的教师如何能让师生融为一体,当教育真的是一种幸福时,教育会变得简单,轻松而有效。全社会都在宣扬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更多的人片面地把提高学习成绩当成是学校唯一的办学目的。其实,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是能力有问题,而是尚未培养出思想上的韧性,以及孜孜不倦、不屈不挠克服苦难的精神。我们常常将学生成绩的不尽人意归结于学生的无能,事实上,这些孩子并不是智商低,而是情商低。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最主要的取决于情商而不是智商。情商培养应该成为学校教育重要的一部分,然而,目前急功急利的教育忽视了对孩子情商的关注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