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教师“自成长”的“金钥匙”

标签:
自成长金钥匙自我发展内驱力ppl |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

下面是这篇文章的内容。
助力教师“自成长”的“金钥匙”
认真读完常生龙局长的新著《给教师的5把钥匙》,我有如饮佳酿一般的感觉,书中的很多观点都说到了我的心坎上,有些观点还让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目前谈教师学习和专业成长的书很多,但作者集优秀教师、优秀校长、优秀教育局长于一身的身份,使他从多元化的角度来看待教师的学习,使得这本书对处于变革时代的教师的成长更有启发意义。
发展从来就是每个个体自己的事情,教师如果对自身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自我发展渴望度不高,外部力量再怎么推动,效果也不会很大。原先水平差不多的新教师,在同一时段进入学校,尽管学校会给大家创造类似的发展机会和条件,但几年后的发展却会有很大的差异,这样的现象在很多学校都上演着。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教师对自我发展的要求不同。在教师的成长路上,自身的内驱力是最为重要的。正如,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可见,教师的成长本质上是一种“自成长”。
教师有了发展的愿望,自然应该有努力的方向。在书中,作者提供的“拔高一层看教育”、“千方百计不提高自己”、“有一颗学生的心”、“重视学习的规律”、“保持积极的心态”这5把钥匙,为教师的“自成长”提供了实用的操作指南和行动路径。
如何认识技术和教育的关系,这也是今天的教师必须直面的现实。技术不是万能的,技术并不能取代教育,但拒绝利用技术的教育肯定是要落伍的。因此,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改进学科教学,是值得教师关注的一个现实课题。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那么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如何?作者从“个别化教育”、“伦理型教师”、“数字化技术”、“全民性阅读”、“社会化融合”、“体验式校园”这六个层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可见,做一个面向未来的教师并不容易,不断加强自身的修炼应成为每一位的必修课。
“千方百计提升自己”是作者给出的关于教师成长的第二把钥匙。在这部分内容中,作者给出了许多关于教师自我提升的方法。比如要保持教育的新鲜度、教师自身要成为学习的高手、要做研究型的教师、要提升教学规划力、要有重组教材的能力。此外,作者还就好老师的一些特质、如何促进读写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千方百计提升自己”这部分内容,既有关于教师成长的底线要求,也突出了优秀教师的努力方向。这些内容既结合了作者自身成长的感悟,也融合了作者作为教育管理者在促进教师成长中的经验,是教师提升自我的“武林秘笈”。
提升自我绝不是教师成长的终极目的,教师的成长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作者给出的另两把钥匙是着眼于教师如何关注学生的。
“有一颗学生的心”是要让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更好地呵护童心,保卫童年。其实,这也是教师师爱的具体体现。教师只有真正爱学生,才能更好地做好教育工作。现实中,童年的消逝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作者对当下媒体中儿童节目的成人化现象也甚为担忧。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教师更应该有呵护童心的意识。
“遵循学习的规律”,这把钥匙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教师往往只注重自己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而学生只有真正启动了自己的学,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效果。在“遵循学习的规律”这把钥匙中,作者结合最新的学习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导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规律上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比如他提到要关注孩子的前概念,因为不同的孩子对某一知识的认识各不相同,教学的起点,就是要理解孩子具有怎样的前概念,并采取针对性的方式,否则就很难让学生理解新学的知识。比如教师要认识到新手和专家在知识组织方式上的差异,这样才能更好地从学生的角度去安排知识的传授方式。比如教师了解了“目标的主观价值”、“对效能的预期”、“学习的环境”这三个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要素,才能更好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作者还具体阐述了及时反馈的重要意义,这也充分说明了批改和点评在学生作业中的重要价值。
《给教师的5把钥匙》不仅适合年轻教师看,同样也适合所有有心成长的教师阅读。这本书,可以帮助走在“自成长”路上的教师坚定前行的勇气,做一个一直在路上的“成长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