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希伯来语“重返”提篮桥

(2016-11-04 06:31:01)
标签:

犹太难民

提篮桥

希伯来语

长青学校

ppl

分类: 校园一瞥
希伯来语“重返”提篮桥

希伯来语言课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二战期间”,纳粹分子在欧洲疯狂迫害杀戮犹太人,很多犹太难民被迫逃离自己的家园,四处流浪。很多国家为了不惹上麻烦,纷纷拒绝接受这些犹太难民,在这危难的时刻,中国上海向犹太人敞开了怀抱。1933年至1941年,先后有数万名犹太人赴上海避难或寻求中转。这些犹太难民主要聚居在上海虹口的提篮桥地区,上海也因此得名东方的诺亚方舟

    为了让大家铭记这段历史,不再重蹈覆辙,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说将位于虹口的犹太难民纪念馆作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鼓励学生去考察、学习;排演大型舞台剧《东方之舟》,从一个侧面向大家再现过去的历史;等等。让身处提篮桥街道的孩子们学习希伯来语,也是其中的举措之一。下面是《虹口报》113日的报道。

 

希伯来语“重返”提篮桥

——长青学校语言兴趣课受欢迎

 

本报讯(记者 路人)“米尼、米尼”(犹太人对人的昵称),随着希伯来语教师杨露的发音,坐在长青学校教室里的20余位中学预备班的学生也跟着“米尼、米尼”学了起来。据了解,每周五下午,上海外国语大学希伯来语教师杨露和外教MiriamBeck都会从松江来到长青学校,为学生教授希伯来语。长青学校校长曾惠芳介绍说,这样的兴趣课已经开设近2年了,不但学生很欢迎,家长也挺欢迎,要求上希伯来语兴趣课的学生都排着队。

2015年初,长青学校成为本市普教系统唯一一所希伯来语教学试点学校,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支持下,开设了希伯来语兴趣课。“我们学校地处提篮桥历史风貌保护区内,许多孩子的祖辈都曾和犹太难民是邻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上海市民保护了犹太难民,他们和难民朝夕相处,成为了好朋友,犹太文化已成为了我们这一地区的一张特有名片,开设希伯来语兴趣课,也是延续祖辈们的一种情怀。”曾惠芳说。

据了解,长青学校希伯来语兴趣课,使用的是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编辑出版的希伯来语言初级课本,经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师修改后的教材。20余名当时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则是经过报名、选拔后,被挑选中的。根据课程实施计划,学生们从四年级学到八年级,每周教学二节课,长青学校还专设了一位班主任老师进行管理服务。

记者在教学现场看到,杨露老师和外教MiriamBeck正带领学生们复习希伯来日常用语:公共汽车、牛油果、地中海……还播放了根据小说《地下室的黑豹》改编的以色列影片《小叛徒》。曾惠芳介绍说,希伯来语兴趣课教学形式丰富多样,通过“小组讨论”“数字游戏”“情景对话”“歌曲联唱”等,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潜能和国际交流的能力。

“希伯来语兴趣课教学一年多来,受到学生的欢迎,但受困于师资力量的缺乏,许多有意愿学习希伯来语的学生未能如愿。”曾惠芳表示,目前学校正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和有关部门协商,争取让更多的长青学生能够学习希伯来语,为中外文化交流打下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