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标签:
拓展视野提升水平养成习惯修炼心灵ppl |
分类: 我的著作读者评论 |
让读书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有感
代安荣
最近几年,读书成为教育界众人瞩目的话题。因为大家都知道阅读是根本,不仅学生需要阅读,教师也需要阅读。阅读能拓宽教师的教育视野,能极大地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从而更好地育人。
阅读是改进学习过程和品质的有效方式,但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因素,读书居然变成了一项需要外界倡导和依靠外力推动才能实现的“奢侈行为”。其实,这也说明了当前很多人读书是带着功利性目的的,即读所谓的“有用之书”或者叫“急用之书”,凡是“无用之书”或“非急用之书”则一律不读。殊不知,这样的功利行为恰好让读书由“有用”变成了“无用”,失去了读书本来的意义。因此,读书要从“他人要我读”转为“我要读”,要由读所谓的“有用之书”转向读“无用之书”。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 是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上海市物理特级教师常生龙的新著,这是一本关于读书的书。作者在长年累月的阅读过程中,养成了自觉阅读、自觉思考和坚持写书评的习惯,他根据多年的阅读经验,在《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中,分享了50余本对教师自我提升大有益处的教育类著作,阐述从中得到的诸多收获,带领读者领略阅读之美,汲取教育智慧,从而养成带着思考去阅读、阅读后再思考的好习惯。
他说:“10年来,我坚持每周读一本书,并至少写出一篇读后感,至今已经积累了近200万与所读书籍相关的文字,完成了500多本书的阅读。一件看上去不可能的事情,就在这日复一日的坚持之中,逐渐变成了生活的习惯,成了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就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作者坚持以看似随意的态度读“无用书”,打破功利的阅读心态,在阅读和写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品质、内在修养以及写作与表达能力。
古人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可见与人交流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同理而论,当我们在阅读一本本著作的时候,其实就是在与作者进行灵魂的沟通、心灵的对话、思想的碰撞,我们通过阅读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了解作者的思想。随着阅读量的提升,我们与作者进行对话和交流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自身的素质、阅读力、思考力等,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即常生龙在书中所言“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这种修行,是在修心和洗涤灵魂,是提升思想境界的凤凰涅槃之举”。
我也非常喜欢读书,也像作者这样每每读书就要写书评,写自己的感受、体悟、思考,甚至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自己新的见解和看法,也写下了很多教育类书籍的书评、教育随笔等。我非常喜欢自己的座右铭“读书育己、教书育人、写书育世”,我认为,读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教育自己、提升自己,让自己的思想得到提升、灵魂得到洗礼。
教师通过阅读,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教学中更懂得如何因材施教、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是为“教书育人”;如果教师还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顿悟,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启迪,写出属于自己的感悟、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将这些所思所想告诉更多人,让更多人得到启迪,而不仅仅囿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为“写书育世”。我认为,这才是读书应有的意义。
好教师始于读书那一刻!
喜爱阅读应是发自内心的,而不应受外界因素所影响,更不能为了阅读而阅读。一旦在生活中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必然会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通过阅读滋生自己的智慧、形成自己的思想、润泽自己的灵魂与生命,这才是阅读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