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准绳,品有所成

标签:
白玉兰论坛规准教学管理课程建设ppl |
分类: 会议纪要 |
——第五届白玉兰教学论坛系列报道之二
白玉兰教学论坛坚持一个宗旨,为本区的学校和搭建平台,将他们的经验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和传播。在第五届论坛上,北虹高级中学、北虹初级中学、四中心小学、西街幼儿园分别代表各自的学段做了交流。今天发布的是北虹初级中学吴佩芸校长的交流内容的摘要。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是基于规准的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有基于学校运行、学生成长、专业发展等规律基础上执行的规准与标准,所以我今天交流的话题是规矩准绳,品有所成。
规准的探索实践,我们起步于2005年。成立之初的北虹初级还是一所薄弱的学校,特别是英语学科,常年居于靠后的位置。哪些根本的原因造成了学校教学的质量问题呢?我们整个管理团队审视了学校原有的教育管理的规则,我们看到了学校有教学计划,教育的五环节,也有质量分析、常规检查等等,这似乎是一套较为完整的规则。于是,我们带着疑问走进了英语课堂,阶段听课后发现,大多数教师对于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学科本原认知存在问题,教师也没有认真研读过课程标准,仅仅凭着经验和感觉在教学,课堂教学的整个效率还是比较低下的。这个“教”和“准”之间没有统一,教师也没有精准地有效执行这样一些规定。所以呢,在当时我们就觉得,建立相关的“准”是首要改变的。于是我们提出了北虹优化课堂教学十年实施计划,暨国家课程在北虹的校本化实施。我们力求利用十年时间,在课程标准、内容标准、评价标准三个维度建立北虹的国家课程校本细化的相关要求,提升教师的整个执行力。
在教什么当中,我们从2006年开始首先从英语学科进行基础教学双向细目表的制定,一年以后推广到其他学科。到了2009年我们学校对于双向细目的制定进一步制定,形成了知识点细目分级。通过三年,学校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校本教学单元指南,建立起了我们学校教与学的尺度。当然我们有了基于教的标准,有基于学情,基于教学要求的准,同时审视了学校相关教学管理。学校对主要的一些现场教学实践活动设计了相关的流程,将年度的计划、制度、要求、载体、评价都融入到这些流程当中,使整个规则更有操作性,能够让整个“准”落地。
我们整个流程的形成,主要分为三步走,骨干先规划,集体细讨论,制度化的去执行。我以我们学校的公共学案设计与实施操作流程为例,从我们学科的学案样式,针对的是操作的流程图,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非常细致的一些相关的内容去执行。比如这个环节当中的第三环,学案实践的准备会。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每一个备课组,我们帮他们一起开阶段实践的准备会以后,能够把握阶段实践的整个内容和目标,同时也帮助教师去理解这样一个试验。准备会的对象,我们要求备课组的全体老师、教研组长、教导主任以及校长,我们准备会的内容由每一个试验组的老师阐述这一段解试验的内容,讨论他们想突破的教学和学法。同时,老师还会把具体的试验课的安排,备课组的安排都统一的呈现。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一个学期当中四个年级参与的备课组一一准备会的安排时间,虽然非常辛苦,但这个环节做好以后,为整个公共学案的设计和实施把好了关。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非常详细的进展要求,除了这个流程以外,学校对不同的教学管理的项目,都建立了相关流程,如学科形成性试题流程图等,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整个管理和操作的流程图。我们可以发现,其实通过这样一些规则的建立,通过十年,使管更有规,使教更有准。2015年,上海市教研室对虹口区进行了课程教育与教学管理的调研,恰逢北虹十年校庆,我们有幸成为初中段三所被调研的学校之一,接受了这样十年一次的检阅。应该讲北虹的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予以课程,各个学科的成绩还是非常显著。曾经薄弱的英语组成绩斐然,在调研以后,学校的英语组还接受了市教研室的任务,在今年的3月23日,对全市进行了初三教学展示以及相关的主题教研活动的展示,来了400多位嘉宾,今天下午的北虹的分会场也将进行教学探索课,并由整个数学组进行现场展示。
在获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对规准也有了更好的理性认识。有三点想法,第一点,规准应该是转化为可视化的工具才能被人操作。我们觉得应该可以分为两大类呈现,一类是执行落实性任务的可视化工具,一类是用于调研性的工具。而执行落实性任务的可视化工具,其实是指导教师团队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么样的行为准则与标准。这十个可视化工具,主要用于学校的调研与评价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执行的效能、准则与标准。第二点,视导调研的可视化工具,不仅是一个评价,同时可以完善规范学校的专业管理规范和专业技能。它的可视性和实证性的特征,为学校建立更好的可视化的工具指明了方向。第三点,工具不仅有市层面的,有区层面,更应该建立学校校本的调研性工具,应该基于区、市的工具基础上,基于校本的特点,基于生本的特点。这两种可视化工具,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可选择重组发展的过程。
基于这样一个认识,我们目前尝试在探索多元的可视化工具,今年申报了区校合作项目两项,基于工具的听评课以及主题教研活动的实施。我们希望除了完善我们学校原有的执行落实性工具以外,率先在这两个领域建立校本的视导调研性工具。
最后,世用器械、规矩准绳、品有所成。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