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层递进教学”25周年研讨会(三)

(2015-12-12 06:47:47)
标签:

分层递进

关注学生

公平

技术

ppl

分类: 课程教学

“分层递进教学”25周年研讨会(三)刘华蓉主编发言

129日的“分层递进教学”25周年研讨会上,中国教师报总编辑刘华蓉博士也在会上谈了自己对分层递进、对教育发展的看法。下面是她讲话的要点。

 

各位校长,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在虹口区的论坛上跟大家分享学习心得。我工作20年了,但是“分层递进教学”有25年,比我的工龄更长。

首先是对虹口区总体改革的印象,虹口“分层递进教学”的探索起步于1990年。1990年中国的教育在做什么,中国的社会发展在做什么,中国的政治处在什么样的阶段呢?我们经历了1989年,到1990年时,整个中国的社会处在转折点上,1990年也是前苏联分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虹口开始了“分层递进教学”的探索和实验,而且25年没有变。我是1994年到中国教育报做记者的,跑了几年高校以后跑基础教育,见识了很多个“教学法”,不少上千个至少也有几百个,但大浪淘沙今天留下来的没有多少。

虹口还有很多很好的项目和优势,我印象最深的另外一个就是“电子书包”,最开始做“电子书包”的时候我们就派记者到虹口区,为什么要关注这个,因为我们意识到这个也是一个趋势性的东西。“分层递进教学”在关注个体,关注差异,坚持坚守25年的同时,因为有“电子书包”项目的跟进,让他们进一步关注技术,关注变革,在技术里面又有求新求变,这样他们很多的工作做的就会更准确,更精细,更精致,也更丰富。

有很多种教学法,有不少是比较粗放的,但是虹口做得非常精细,25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刚刚几位校长的介绍非常生动,也非常全面。

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观点是:教育首先要关注学生。这也是我们虹口区“分层递进教学”的出发点,北京最近也在推课改,北京市教委党委书记提出北京市的校长和老师首先要读懂学生。为什么一个书记提出要读懂学生,因为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在还没有读懂学生的情况下就把我们的成人的想法给了学生,从虹口区的发展来看,可以发现他们是在转变传统视角,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从学生的发展特点出发来确定新的教学方式。

第二个观点是公平。虹口区的试验让我想到公平应该怎么样做,大家知道规划纲要提出质量和公平这两个关键词,到2020年教育目标要实现,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公平。如果我们没有“分层递进教学”,没有针对学生个体的发展方式和途径,我们所谓的公平,其实也仅仅只能做到起点公平。针对每个孩子的发展,给他提供不同的平台、不同高度的舞台,才是真正的公平,我想虹口正在这样做。

第三个观点是课堂教学。我是去年到中国教师报做总编的,中国教师报很重视一线的课堂教学改革,我最近跑了很多地方,刚刚在宝鸡开了一个1500人的会。基层学校做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和冲动特别的强烈,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今年7月份的时候我去贵州调研,到了一个城乡结合部的乡镇座谈,座谈结束走的时候有一个老师讲“这个课堂不改真的不行了,我觉得自己都没有良心了。”之前也有老师们跟我讲,他们在课堂上只关注5%的学生,也就是初中老师觉得可以考上高中的那批学生,另外95%的学生就放弃掉了,没有人管,这些孩子毕业以后去哪里呢,到街上游荡,去外地打工变成了外地不稳定的因素,所以老师们讲,我们如果再不改革,觉得自己对不起良心,对不起国家。

所以我说“分层递进教学”,如果从国家的高度来讲,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讲,怎么评价它都不为过,是一个功德无量的事业,因为它把我们的孩子全部纳进了教师最关注的视野里面。刚才江苏“分层递进教学”基地校的一位校长说,他的学校学生入学时合格率只有20%,但是出去的时候变成80%的合格率,这是什么样的贡献和成就。说到课堂教学改革,前几天有一位老师跟我分享他的想法,他说我们最开始的教学方式是填鸭式的,后来是圈养,孩子的自由也是比较少的。我们现在相当多的学校推的课改是牵养,但是这个对老师的要求特别高,如果这位老师把绳子牵的紧一点学生就只能吃到身前那一点点,如果老师把绳子放的长一点,这个学生就可以吃到更多的东西,我们现在的课堂还是牵养的方式,我们很多老师还是停留在学生只能吃他身边一点范围“草料”的水平,最后他们讲应该走向放养。

虹口探索给我们一种示范价值和意义,这不仅仅是长三角,从全国的范围看我觉得也特别值得思考,就是学生差异化加大的情况下怎么教。就近入学之后,北京的一个小学校长说,他们现在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教英语,发现英语有刚刚认识26个字母的孩子,也有英语会话已经非常流利的孩子。这就逼着教师不能够按照课本的进度教,要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另外一个是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怎么教。社会对孩子的要求变了,技术变了,环境变了我们怎么教,在大家对创新的需求这么旺盛的情况下怎么教。虹口的做法,在当前全面推进就近入学,取消快班慢班、重点校的背景下,其价值得到了更加大的放大。

第四个观点是技术。每一次到上海对我都是学习和冲击,每次到上海会受到很多新技术的冲击,我的iPad已经有段时间不用了,但我到了上海见到了尹后庆主任,我回去就把iPad拿出来用了。上海有很多技术达人,有很多新精彩的分享。尼葛洛庞帝预言:“未来30年,通过呑下一粒药丸就可以学习一门课程,因为它可以通过血液进入大脑。”我们虹口在做“电子书包”的同时也在做许多大数据的研究,他们已经走的很远很远了。我建议基地学校应该关注虹口对技术的应用。如果生物技术的进步可以通过吃一颗药丸就能掌握学科知识,我们的教育应该给孩子什么,是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今年在卡塔尔举办的世界教育创新峰会。会上表彰了6个教育创新案例,这6个案例都不是发达国家的,包括卡塔尔、埃及、阿根廷等几个国家。这些创新案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教育本质的东西,就像我们25年“分层递进教学”的研究一样,我们要坚持,坚守。

刚才听了几位校长的发言,有一个特别直观的感觉,就是觉实验特别朴实,踏实,特别的值得肯定,因为他面向的是最普通的学生,面向的是最广大的学生,这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科研项目,也是一个教育实践的项目,它是在虹口区这片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原创经验,原创案例,是上海创造,也是虹口区创造的。世界教育创新案例上的一些经验在虹口区的实验中一点都不缺少。

前两天在深圳出差,晚上看了一个电影《终结者》,讲的是人类到了2018年以后进入了和创造出来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做斗争的时代,里面有一个人类的领袖说:“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那不是一个程序,无法写入芯片,那是人类心灵的力量。”这句台词给我的触动很大。教育要关注到个人,要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需要重视心灵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教育要培养学生登高望远的能力,向上向善的能力。“分层递进教学”的成功再次说明了教育不是把不同的人变成相同的人,而是让不同的人变得更加不同,更加优秀,更加有特色,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