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令人期待的“突破聆听”项目

(2015-07-24 06:14:31)
标签:

霍金

突破聆听

外星生命

搜索行动

ppl

分类: 海外短波

令人期待的“突破聆听”项目尤里·米尔纳和霍金

本月中旬,飞行了近十年的“新视野”号探测器飞掠冥王星,向人类传递了大量冥王星及其卫星的图片,引发了人们对星际探索的关注。

本月20日,一项新的探索项目再次引发世人的瞩目。该项目名为“突破聆听”(The Breakthrough Listen),由著名的英国天文学家斯蒂芬·霍金启动,将通过扫描宇宙的方式开展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外星智慧生命的搜索行动。该项目将历时十年,所需资金大约1亿美元,由俄罗斯硅谷企业家尤里·米尔纳全额出资。

“是时候去全力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去探寻地球以外的生命……我们具有生命力,我们具有智慧,我们必须知道问题的答案。”这是斯蒂芬·霍金20日在一个地外生命探索项目发布会上对全世界发出的呼吁。他所说的问题就是那个困扰人类多年的谜:宇宙中是否还有其他生命存在?

一个全新的探索计划

事实上,搜索外星人在全球范围内已断断续续开展了一段时间,许多科学家都曾利用不同地区修建的射电望远镜等设备进行搜索,但这些或大或小的项目由于经费等问题,都很难持续或进行更大规模的搜索,至今也没有哪个项目成功发现地外生命存在的实质证据。

霍金推动的这一项目是一个全新的探索计划,有两个特点:

一是对外太空智慧生命存在的迹象进行大范围搜索。在这个新项目公布前,全球每年投入相关领域的资金总共也不到2百万美元,在1亿美元资金的资助下,项目团队计划利用位于美国的绿岸射电望远镜以及澳大利亚的帕克斯望远镜对星空进行大范围扫描,探测范围包括离地球最近的100万个恒星以及银河系中心等区域,并且搜索范围还将延伸到离银河系最近的100个星系,寻找可能显露外星智慧生命存在迹象的无线电信号。此外,团队还会利用其它设备来探测与外星人相关的光信号。

二是将对探测所获得的海量数据都开放提供给公众,并且团队还会开发一个高效的开源软件来整理这些数据,以便让更多人参与到外星生命的探索中来。还将设立国际竞赛,征集可用于发送给地外文明接收的地球信息

两项突破常规的手段

该项目团队的主导成员将包括全球天文学领域最顶尖的几位科学家。其中弗兰克·德雷克是地外生命探索领域的先驱人物,他在1972年与另一位科学家共同设计了载有人类信息的镀金铝板,这块铝板随后也被安装在先驱者10号和先驱者11号两个无人驾驶太空探测器上进入太空。

他说,既然人类发展出无线电信号技术,那么如果真有地外文明,它们可能也会拥有类似的技术,这也是为什么团队会将主要精力聚集在无线电信号的搜寻上。当然了,团队也会针对其它类型的信号展开搜索。

当然,要实现这一超出人们想象的探索任务,光靠全球领域最顶级的几位科学家是不够的,有两个手段非常关键:

一是采用在先进的技术来更新探测设备,包括成像感应技术,以及电脑对数据的处理能力等等。这一项目所覆盖的星空区域将是以往类似项目的10倍,可扫描的无线电频谱范围和速度将分别是5倍和100倍与此前的水平。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设备,是很难完成这样庞大的探测任务的。

二是采取项目众包的方式,将探测搜索得到的相信数据和图片分包给全球的天文学爱好者,请大家一起来分析和研究,然后由专家汇总所得信息,做出相关的判断。技术先进了,在单位时间里所能获得的信息数量也更加庞大了,仅靠专家的力量根本没有时间来分析这些数据,需要采取全新的开放众包的方式,让大家一起参与其中。这也慢慢将成为信息时代的人们参与社会生活、共同作出决策的重要形式之一。

霍金对外星生命的观点

霍金认为,外星生命几乎肯定存在于宇宙的许多地方,不仅活在行星上,甚至可能存在于恒星上,甚至漂浮在行星间的广阔宇宙中。霍金表示,宇宙存在外星人的依据很简单,宇宙有1000亿个银河系,每个都包含了上亿个行星,在如此庞大的空间里,地球不可能是唯一演化出生命的行星。“我认为纯粹用数学方式思考,光是如此巨大的数字,就足以令外星人存在的想法显得完全合理。”他表示,“真正的挑战是发现外星人究竟是什么样子。”

1亿美元投入可能完全没有结果的宇宙探索事业对普通人可能是不可思议,但对眼光精准的风险投资人米尔纳来说,这只是他对未来的一项小额投资。他在“脸书”(Facebook)、推特、Groupon、京东、小米以及阿里巴巴等全球知名互联网企业的早期投资不但为他带来巨额财富,也让他有足够资本对前沿科研领域给予更多支持。他和马克·扎克伯格、马云等人就共同设立了“突破奖”,为生命科学、数学和基础物理学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人士颁发奖金。

这次他将眼光瞄向星空,希望突破人类长久以来的寂寞存在。他在发布会上解释自己为何资助这个项目时说,如果发现了其他外星文明,或许它们能告诉人类如何更好地应对一些重大挑战,比如自然资源的利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