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祝愿

标签:
四十校庆主题活动声誉质量最好祝福ppl |
分类: 校园一瞥 |
四十周岁,在一所学校的办学历史中,是一个很值得纪念的日子。28日上午,淮北师范大学建校40周年主题活动在学校内的相山音乐厅隆重举行。在校的师生、历届老校友和曾在学校任职的教职员工一道回顾40年来的办学历程,用歌声和舞蹈表达对学校的眷恋之情。
在相山音乐厅,见到了不少过去的老同事、老领导。那些过去的文娱活动活跃分子,今天依然风采依旧;一批批新校友的精彩表现,让大家耳目一新。熟悉的身影、温馨的场景,让我沉浸其中,内心充满了感动。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已经退休的傅瑛老师的《沉思》。
她说,看这学校的大楼越来越高,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校的发展历历在目。但大楼再高,并不代表学校的办学水准一定高;学生再多,并不代表培养的优秀学生一定多。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无论何时不能忘记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现在的大学教育有一种倾向,特别重视跑项目、做科研,教师申请了项目,完成了几篇科研论文,就有了成绩和资本,可以晋升职称,可以拿到各种薪酬,唯一不在他们视野里的,就是学生。这很值得我们警惕。那些热衷于搞教学的人,被人们称之为傻子。令人欣慰的是,在我们的学校,还有一批这样的傻子。
大学应该将教学质量作为学校最核心的工作来抓。如果大学能办成像庄子所描绘的大鹏鸟,鸟的主体是教学质量,两翼是科研,那就好了。有了教学质量,鸟的主体就支撑起来了,再加上科研,这只鸟儿就可以滕飞起来。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说这些话可能有点不合时宜。对学校最好的祝福,不是那些赞美的语言,而是要对学校的声誉负责,对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前途负责。
聆听傅老师的发言,我被深深的感动,这是一个对母校充满感情、对母校的成长和发展充满关怀的人发出的肺腑之声。当一所学校里有越来越多爱校为家、以学校的声誉和质量为使命的教师在那里工作时,你还用担心这所学校的发展吗?这样的教师,是学校最为宝贵的财富,也是学校存在的价值所在。
40年的历程,不算很长。建校之初没几年,我就来到了淮北,在这所学校里一呆就是17年。亲眼见证了学校的变化,看着学校周边的山头在师生员工共同努力下被推平改造,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亲身经历了学习和工作的环境从茅草房、平房教室到教学大楼的一次次动迁。我很幸运,在大学学习的这些年,物理系的老师无论是在学科知识还是为人处世方面,都为我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让我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可以从容应对各方面的挑战。
主题活动结束之后,我和86级的一位学弟一道,又来到了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拜见我们当年的教师,和学院的相关领导进行沟通交流。
就像傅瑛老师所说,最好的祝愿,就是对学校的声誉和质量负责。我想,淮北师范大学的每一届校友,都会认同这样的祝愿,并从我做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