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贺母校40华诞

标签:
淮北师大四十周年校友论坛返校活动ppl杂谈 |
分类: 校园一瞥 |
今年是我的母校淮北煤炭师范学院(2010年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建校40周年。应母校校友会的邀请,这个周末赶回淮北,参加校庆的系列活动。
到了母校才知道,40周年的校庆采取了别样的庆祝方式,不搞大规模的校友返校活动,以校友论坛为主线,邀请了校友、专家到校做“百场学术报告”,时间跨度持续半年。12月27-28日,校庆活动达到高潮,母校邀请了20位建校以来在条战线上做出一些成绩的校友代表到校,共话学校的历史,感受学校的变化,共话未来的发展。很荣幸,我也成为这20位受邀代表中的一位。
27日早晨坐火车到淮北,立刻参加学校组织的系列活动。一天的安排还是很紧凑的:
上午,参观两个校区。我在大学里学习、生活了17年,一直住在相山校区。滨湖校区是最近几年才新建起来的。每次淮北,我都住在相山校区,滨湖小区还从来没有去过,这次正好有机会过去看看。
滨湖小区规划用地超过2000亩,目前一期开发建设的有800多亩。目前有近万名学生在这个校区里学习和生活。在参观了新校区之后,我们还举行了校友纪念林的揭幕仪式,并亲手栽下一棵纪念树。
下午的活动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举行“淮北师范大学建校四十周年校友论坛开幕式”,王建刚校长主持开幕式,王磊书记回顾了学校四十年来栉风沐雨的奋斗历程,那一幅幅老照片,将一段段往事串起,沉淀在脑海里的许多故事一下子鲜活生动了起来。
为了庆祝建校四十周年,学校前期做了大量工作,收集研究学校历史资料以及校友资料,汇编了一套四本纪念文集。在开幕式上,进行了这套丛书的首发仪式,我作为校友代表接受学校的赠书,特别荣幸。在这套丛书中,有一本是校友的介绍,其中有两页是关于我的,文字内容是他们在网络上收集我的相关情况后编辑的,看得出,为了编撰这套丛书,学校和相关人员花了很大功夫。在学校大事记这本书中,我还看到了与我有关的一件事情——1996年2月,我和大学的另外两位教师获得安徽省“焦坡奖”优秀教师,学校特别记了一笔。
二是合影留念。在相山校区,最具特色的建筑应该是图书馆了,这是将学校的一座山头炸平后修建的,处于学校的制高点上,很有气势。当年有很多校友只感受到了炸山头时那热火朝天的场面,并没有机会在建成的图书馆里学习。在这里照张相片留作纪念也是很有意义的。
三是校友论坛。由大学党委书记王磊亲自主持,除了我们这些受邀的对象之外,各个院系的负责人也参加了活动。大家的热情很高,就当年的校园生活、学校持续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等畅所欲言,一直谈到天黑了还欲罢不能。我是八一级全体学生中唯一受邀的代表、基础教育领域的唯一代表,在会上也做了一个发言。
回到母校,见到了很多老朋友,老领导和老同事,大家分外开心。母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多情,让我始终沉浸在快乐和幸福之中。
今天,还将有许多活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