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pplong
pplong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6,637
  • 关注人气:4,9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上海市物理论坛举行

(2013-11-27 06:26:14)
标签:

上海物理论坛

丰富学习经历

科学探究

有意义的经历

ppl

分类: 会议纪要

2013年上海市物理论坛举行论坛现场

由上海市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以“让学生的物理学习经历更丰富”为主题的2013年“上海物理论坛(上教杯)”,1121日在上海市梅陇中学举行。上海市各区县的初、高中物理教研员,上海市第八期青年物理骨干教师研修班学员,各区参加论文评审的高、初中物理老师,市物理专委会常务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的领导和专家,普陀区教师进修学院的院长和本区的物理教师等参加了本次论坛。

全天的论坛由两个板块组成:

一是研究课以及专家的点评。

21日上午主要进行教学研讨。本次研究课和往年相比,一个明显的变化是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在赵谊伶老师的主持下,甘泉外国语中学的胡江霞老师和南洋初级中学卜文菊老师各自开设《力的合成》一课;在丁正建老师的主持下,梅陇中学的倪敏老师和鞍山初中的马岩老师各自开设《并联电路》一课。蔡吟吟、赵伟新作为点评专家,分别对两组教师的同课异构进行了评价。

二是论坛交流。

21日下午进行论坛交流,交流活动由我负责主持。

1.论坛的主要议程

1)上海市梅陇中学校长卫红光先生致欢迎词。

2教师论文交流:由延安中学顾世文老师介绍学校物理组在组织学生开展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建设《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课程》,在高中阶段开展“四小”创新实验的做法和经验;由奉贤中学的周世平介绍自己建设学科教室,用《环境,改变学习经历》的具体做法。

3)采用数字故事的方式,向与会者介绍高一物理竞赛团体赛。在最近的两年中,团体赛设置了长期题,在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方面做出了探索和尝试。

4)邀请苏州大学陶洪教授围绕“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这一话题做一个小时的微报告。

5)上海市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先生讲话。

2.论文评审过程

201212月举行的上海市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会议上,确立了2013年上海市物理论坛的主题——“让学生的物理学习经历更丰富”。在20131月份的物理年会上,物理专委会向全市的物理教师公布了这一主题。

2013年上半年,各区县组织教师在上海市中小学二期课改网络互动平台上,围绕“让学生的物理学习经历更丰富”开展主题大讨论,截止到10月份,网上教师发帖数608,回帖数354,浏览数达9224,其中闵行区初中教师参与最热烈,达到发帖数166。与此同时,围绕该主题所开展的物理论文征集活动也同步进行。截止到1011日,共收到高中组论文87篇,初中组论文167篇,教研员论文8篇。其中,青浦区的初高中物理教师、闵行区初中教师参与最为积极。

根据以往的惯例,物理专委会对上交的论文进行整理,隐去撰写者信息,进行编号,提交各区县的教研员交叉分片进行初审。1024日全市初、高中教研员分六组进行了初评,剔除其中不符合论坛主题的论文,而后选出93篇论文参加市级复评。

对初选出来的论文,物理专委会聘请学会的学术委员,按评审要求独立进行评审。在独立审读的基础上,在进行分组交流,分析谈论论文的特色,并最终评审出论文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58篇。在论坛上进行交流的两位老师,就是其中的论文获奖者。

3.陶洪先生的报告

苏州大学的陶洪先生对本次论坛非常重视,专门查阅了2007-2013年期间知网的优秀硕士论文、优秀博士论文、期刊论文对“学习经历 物理”等关键词以及主题的检索,还查阅了同一时段里万方数据库有关“学习经历 物理”的摘要,归纳出目前全国各地的物理教师和专业研究者对“让学生的物理学习经历更丰富”这一主题研究的现状:一是对“学习经历”的概念和特点进行界定;二是分析丰富学习经历的目的、意义、功能、价值;三是探索丰富哪些学习经历,如内容、类型等;四是从途径、方法、教学策略、评价等角度探索如何丰富学习经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研究,比如,丰富学习经历的现状调查,丰富学习经历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影响,影响学生积累丰富学习经历的因素分析……。

在此基础上,陶洪先生谈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1)对“丰富学习经历”作为教育目标的认识。

新的义务教育课标已将“学习经历”作为教育目标。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多样化的学习经历和体验;学生的学习经历与体验越丰富、学习的质量越高,学生的收获也就越大。

2)丰富“学习经历”不仅是教育目的,还应该是物理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有过“学习经历”、或者有过“丰富的学习经历”,不能为了丰富而丰富、仅仅满足有过经历的“肤浅”的层面上。要有过体验,更要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在知识、技能上有所获得,在思想、方法上有所提升,情感、价值观上有所升华……科学探究丰富学习经历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3)物理教学应该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的内涵具有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其过程是充满活力的,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其结果是:给学生带来了持续的变化。课堂给学生带来了有意义的变化,这种变化在课程结束后,甚至在学生毕业后还将继续下去;给学生提升了生活价值;使学生做好进入不同社会群体或进入工作领域的准备。

“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具有自发性、参与性、发展性和反思性等特点,而学习内容的生活化、问题化、活动化和系统化则是学生经历有意义学习经历的重要保障。

在物理学习中,至少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让学生体验“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一是重要的物理事实(实验)(经历体验、认知过程);二是物理学发展历史中的重要的事件及其过程(经历文献研究、分析研讨的过程);三是典型的物理问题和问题解决过程(经过探究或严密的物理思维过程)。

要丰富“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对教师而言,首先要对物理内容本身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教师要重视物理内容本身对“物理学习兴趣”的积极作用!物理学是一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非常有用的科学。如果一个物理老师没能使学生感到物理既有用又有趣,使学生有兴趣学物理,那么,这个物理老师就不能说成功。

4.徐淀芳主任的发言要点

刚才陶教授做了个示范,他在接到任务后,做了文献搜索、下载、摘要归类等,这是一种做研究的经历积淀。

经历,不只是做了,而是要连续的做,要有结果。就像我们填写履历表,要填时间段,表明什么时间段,多长时间段做了什么。

我本来今天想用提问的方式,但现在时间太晚,不能采用这样的方式,这也向大家说明,给学生学习经历是要有时间保障的。这与日益拔高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是矛盾的,我们要有整体考虑。

今天的教学改革,要关注两件事:实践和立德树人。

我们要关注高品质的思维,例如质疑、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结构化的认识,以此来适合未来发展的需求。原来我们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传递知识,强调基础要扎实。现在培养高品质的思维,是否也一定要强调基础知识扎实?我们非常关注兴趣、毅力,这些是形成高品质思维的基础。同样是物理课程,国外与国内相比较,内容上有70%不相交,那人家在教什么?我们要反思教学的起点。

教学是否一定要从已有的基础出发,能否先给学生一个有挑战的问题,把高要求的东西放在前面做。至于具体的学习方式,团队、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为了落实知识,我们追求的教育价值是什么,这决定了哪种教学方法是最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