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职业规划教育推进会在我区举行

标签:
职业启蒙职业规划教育广灵路小学新书发布会ppl校园 |
分类: 会议纪要 |
会议由两个板块的内容组成:
一是教学观摩。
由广灵路小学的方华卿老师开设“挑战任务”主题班会课;澄衷初级中学的李燕老师开设“Ganden City and its Neighbours”英语课;复兴高级中学的俞嘉溦老师、王瑾老师各自开设一节“职业,抢先尝”专题教育课。
在推进会上,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数字发展中心主任项秉建先生结合教师所开设的展示课,从三个方面谈了中小学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往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还是停留在传统职业的概念阶段,还是以收入报酬作为评价职业的标准,比较狭隘。第二,团队合作,是职场非常重要的一种精神。刚才的课上,学生“IT工程师”认为自己比较内向,所以选择与别人打交道比较少的职业。但是现在诺贝尔奖往往是多人团队合作的成果,这个职场太需要合作了。又如那个“记者”,遇到采访困难的时候,他的解决途径是尽量想办法去引导被采访者配合,忽视了争取更多人的帮助与协作。第三,现在讲的比较多的是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职业伦理往往被忽视,“医患矛盾”等伦理造成的事件成为焦点问题。过去职业传承,师傅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还传授“行规”,工业革命后,伦理被淡化了,黄埔军校校训中“升官发财勿入此门”,这是职业的尊严。
二是现场研讨和新书发布会
在研讨会上,发布了中小学生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的现状调研报告(上海市样本)。报告有四个发现:一是学生认同性格、人品和行为习惯以及独立思考,具有创新精神对于职业成功的重要性;充分意识个人学习成绩与未来职业成功之间的关系,看重所学专业对未来职业成功的影响。二是学生希望职业稳定;并不认同“哪个行业工资高就做这个行业”的说法;仅六成多中学生对自己未来发展前途有信心,且年级越高,对自己的未来有信心的比例越低。三是学生普遍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和实践机会;学校普遍缺少对中学生开展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指导。四是“父母”对中小学生职业意识的影响位列第一,但是目前家长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还不多。
会上还公布了《构建上海市中小学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实施体系》的部分研究成果,初步确定了中小学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的总目标和分年段目标、主要内容;同时回顾了两年来26所基地学校在市教委规划课题《构建上海市中小学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实施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引领下,所开展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黄浦区瑞金二路小学、澄衷初级中学、复兴高级中学等单位交流了学校实施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的具体做法。
会上举行了《未来在你手中——小学生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读本》的首发式。这套读本共分小学、初中、高中三本,每一本读本都有三个篇章组成,分别是“我的生活与职业”、“我的学习与职业”和“我的未来与职业”。“我的生活与职业”将引导学生从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始,逐步了解自己,准确定位自己。“我的学习与职业” 将引导学生从认识校园学习的重要性入手,懂得学习是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并做好知识和能力的储备。“我的未来与职业”将引导学生从寻找信息起步,在游戏、调查、体验等过程中,学会独立做一个决策,逐步形成对未来的职业规划。
在会上,于漪老师发表了重要讲话。她说,职业生涯教育非常重要,近年来被应试教育所束缚,此次回归,是“关注每一个孩子终生发展”理念的落实。学校教育是培养理想与追求的地方,从理念到实践是一个很大的跨越。中国教育几千年,一直把育人放在第一位,中国教育不比国外差,我们不能忘根,不能根据新生的说法而随意飘忽不定,随意改变。我们要求大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这个是很重要的。目前我们教育理念有偏失,小学搞什么升学呢?英国前首相撒切尔,有一句话我很气愤,“中国只能出口电视机,不会出口思想观念,中国不会成为强国”,我们要实现中国梦,民族素质要大幅度提高,教育摆脱应试,摆脱思想的矮子。
学生在课堂里职业选择面很窄,社团相反很有创意,思维很活,这就是学生主体作用的效果,课堂里往往无法做到这点。哈佛大学有一项调查,60%的大学生有模糊的目标,17%有近期目标,3%有远大目标,而就是这3%的学生都成为了社会精英。
我们现在的教育仅仅关注每一个点,值得深思的是如何将点连成线,一条人生轨迹线,帮助学生规划有价值的人生。在观课中,发现学生的自信心不够,连说出自己期望的职业也不能大声,要坚定要自信。我们有些教师也不够自信,容易被教育时尚“忽悠”,讨好学生。三中全会加大改革力度,希望对教育能有极大的解放,先要解放局长,不要用升学率,类似GDP的办法来量化评价教育。观摩课中“IT面试官”提问较有水平,但我很想听他问一个重要问题,可他没问,那就是“当前媒体道德滑坡的背景下,如何保持职业操守”。教育的本质是引领精神世界,是真善美的事业,因此除了知识技能外,伦理道德在职业生涯教育中必须强调。教育给人的不是一条路,孩子成长有许许多多的可能,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兴趣的基础上,取得成功。我们要打开视野,不做井底之蛙,跳出井栏,看看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