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中期报告集出版

(2012-12-26 07:43:34)
标签:

教学改进

教学效益

课题实践

中期报告

改进案例

分类: 课程教学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教学改进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虹口区区域推进初中教学的实践研究》实施以来,形成了由宏观、中观到微观三个层面的课题群,总课题组、区级层面十项子课题和基层学校的子课题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虹口区初中教学的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

在课题研究实施的中期,梳理总结中观和微观层面所做的研究工作,既可以帮助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把握课题研究的进程和方向,也有利于我们及时调整研究的策略和节奏,根据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充实研究的内容,更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为此,我们在对所有子课题进行跟踪调研的基础上,汇编了这本中期报告集。其中包括所有子课题学校的中期报告、区级十大课题的中期报告,以及在一线教师中间征集的“教学改进中的创意”优秀案例。

下面是我为这本中期报告集所写的序。

课题中期报告集出版 

今天的学校教育,正处在从生存型的教育向生活型的教育方向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关注人的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构建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新课堂,成为教育转型、内涵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要实现这一教育转型,必须激发学校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学校内部形成一种变革的力量;必须在事关学校发展的每项工作上精雕细琢,关注过程以及在过程中所产生的富有价值的经验;必须将办学质量作为提升学校“软实力”的核心,为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必须将办学特色放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突出地位,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为了帮助我区的初中学校在课堂教学方面的转型发展,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我区于2008年启动了《教学改进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虹口区区域推进初中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2009年,该课题被确立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同时被确立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课题。课题组邀请了几所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和本区所有的初中参加,共同探究如何通过教学改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本课题中,有两个关键词非常重要:课堂,教学。课堂的要素有学生、教师、教学资源;教学的环节可以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改进”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是要通过对这些要素或者环节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当下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的路径和策略,用实证的方式分析和判断相关举措实施之后的效果,总结梳理相关的经验。为此,我们建立起了一个宝塔式的课题群,从三个层面同步开始实践和研究。微观层面的研究在基层学校进行,以教学改进为载体,聚焦课堂,研究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改进教学行为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相关的子课题有《基于问题溯源的课堂教学行为转变策略研究》、《分层递进教学操作方法新探》、《教师个体知识传递过程中教学行为改善的实践研究》、《课堂教学关键细节的实践研究》、《以“录播课”为载体的课例研究》、《初中学习困难学生“学业导师”帮助机制的建构与运行研究》、《基于离中差异原理分析的个别化辅导的实践研究》、《基于全景智能录播系统的实录反思式的教学行为改进研究》、《基于心理认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教学方法案例研究》等。中观层面的研究在区级十大课题平台上展开,探索如何将区层面与校层面两条研究轨道、学术型与实践型两种研究环境密切结合,建立区域研究共同体,实现区域内课题研究资源共享,促进区域教学改进研究的超越式发展。相关的子课题有《以听课指导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服务项目实施研究》、《分层递进教学法的深化推进实践研究》、《教学改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保障研究》、《初中学科作业设计指导框架的建构与个案应用研究》、《初中范式教案的设计与应用研究》等。宏观层面的研究是在中、微观层面研究与实践基础上进行的,研究如何充分运用微观层面已归纳或在发展的教学改进手段,发挥中观层面研究平台的作用,实现区域性初中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在课题实践的过程中,总课题组注重对课题研究方向和路径的把控,确立了教学改进必须坚持的原则: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改进是一个长期的、多阶段的过程;教学改进的推动力是专业技能的分享,团队的合作;教学改进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改进要有清晰的目标。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的四个抓手:相关的教育政策;学生个体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教师的教学;学校的管理。注重把教育价值追求、绿色生态化等教育理念运用于区域初中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并逐步使二者深度融合在一起。

本课题注重在实践中研究、反思,努力探索区级组织、学校单位、教师个体教学改进的特征与规律,努力研究、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课题采用跨部门、跨学科的组织方式,来自研究机构、初中和行政部门的教育理论研究者、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师共同组成协作研究团队。课题组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完成了阶段性研究工作,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更新了学校及教师的教育理念、创新了区域及学校的教学研修模式,并在基层学校形成了一批多种类型、各具特色的教学改进经验,把一批学校建设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学习型学校。

在本课题中期小结之际,为了更好地归纳经验,展示、推广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听取意见,我们将本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提炼为这本书,奉献给广大的初中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真诚地希望它能对教学改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起到一点助推作用。

在本课题的引领下,我区的初中学校围绕最细微、最基本的教育教学环节展开研究,把打造“温馨情趣有效课堂”作为教育内涵发展的新突破。其中“促进教师发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益”这些学校工作的鲜活主题,已成为学校最丰盈的教育实践研究领域。许多学校在上述几方面开展了具体的研究与实践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已获得了大量的教学改进的经验与做法。在本课题实施过程中,课题组、中教科、科研室联合举办了虹口区初中“教学改进中的创意”案例评选活动。本书也收集了能反映实践状况或研究体会的部分优秀案例。

本书是所有参与本课题及相关子课题研究人员的心血和结晶,它凝聚了全体研究人员的智慧和心血,体现了大家对教育事业的诚挚热爱。在此,要对大家的真情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是一项通过不断地改进来逐渐提升自身专业水准的事业,更是一项提升人们精神生活涵养心灵的事业。希望本课题研究的成果,能够对一线教师有所启发,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教学改进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实践中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