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培训随记
(2012-07-05 06:47:35)
标签:
校园长书记暑期培训课程模块教育 |
分类: 课程教学 |
黄梅天一过,接着就是高温的天气,每天的温度都在36℃以上。虽然已经进入了假期,全区各学校和幼儿园的校园长和书记们还不能休息,正在进行为期一周的暑期培训。
本周的暑期培训分三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是为期两天的市级层面培训。
上海市基础教育领域近期有两件事情在全国很有影响,一是“新优质学校”建设;二是“绿色指标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全市范围内的测试结果公布。市级培训抓住了这些热点问题,同时将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教师专业标准”融入其中,设计的四个模块的内容还是很有针对性的。
绿色指标测量数据,使得我们能够对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整体发展状况有一个更加准确的判断,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在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改变了过去只能跟着感觉走,凭感觉来判断学校发展状况的模糊状态,这是教育评价方面的一大突破。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使用,必将促进区域教育在内涵建设方面的新发展。
最近的一些媒体,在批评一些学校争抢“状元”考生的现状,认为是GDP主义在学校领域的一种泛滥。在一些地方,学校门口比较火热的除了气温之外,还有一张张的喜报,告诉人们学校又有多少人达到了什么什么样的分数线,考取了什么样的学校。其实仔细想想,这些学校有着最优秀的师资,最优秀的学生,还有非常好的办学设施,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取得好成绩是情理之中的。倒是那些普普通通的学校,没有好的师资,没有机会挑选生源,没有特别的教学资源和设备,但也能够给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学校里得到长足的进步。上海市的“新优质学校”建设,关注的就是这种类型的学校,这些学校成功的经验,具有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和复制的价值。
第二个板块是为期两天的区级层面培训。
和市级培训相呼应,我区的培训也设计了四个模块。第一个模块由我来主讲,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出发,谈区域教育必须要面对的教育转型的现实。第二个模块式关于教师专业标准的解读,请顾志跃先生引领;第三个模块是“体验式德育”的介绍,从台湾引进的德育课程,能够给校领导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这也是和谐师生关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四个模块是观看我区为市级培训所拍摄的一堂交流课,北郊高级中学校长特级教师赵军山、华师大一附中政治教师江源、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祁承辉围绕课堂内师生关系的改善所做的实践和探索,能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这其中,还专门安排了校园长书记分组进行的讨论。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小到一所学校,大到一个国家,发展的轨迹都有点类似于一条钟形曲线,开始是一个漫长的爬坡阶段,达到一个峰值之后,紧跟着的就是衰落。如何才能持续保持高位运行的状态?最佳的办法,就是在快要达到自身发展的高峰时,及时改变经营的策略和理念,让自己的组织和个人变换一以贯之的做法,在新的路径上开始第二次的爬坡。教育要“转型发展”,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改变原有的教学或者工作习惯,本身就是一场革命,这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在今天,这种变革的迫切性越来越大。首先是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技术、新生活,颠覆了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坚守的生活和工作传统。教育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提前启动变革,才有可能让今天的学生在未来走向社会的时候,能够适应。其次是教育自身对知识、对知识获得方式、对人的思维方式等的研究,有了很多新突破,产生了很多新的理论,这迫切需要教师加强学习,不能固守原本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所掌握的那些理论和知识。第三是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学习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使得人们对学习的本身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教育的理解有了新的发展,这更需要教育界率先跟上,做出新的实践和探索。
对虹口的基础教育来说,学生的学业成绩已经处在一个高位上,位列全市前茅。这就像前面所讲的“爬坡”那样,我们正处在快要接近高峰的时刻。如何转变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让虹口教育真正走向轻负担高效益的发展路径,是我们今天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我给校园长书记们所做的报告,就是试图讲明白虹口教育转型的必要性、教育转型的路径和方法、教育转型的切入点等问题。
第三个板块是校长的实务培训。
包括如下内容:一是校长如何做好法人方面的培训。校长作为法人,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法人意识,做好法人应做的工作?这是本次培训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是组织部分校长参加世界名校联盟论坛,7月5日的论坛就安排在我区的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举行,这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国际理解、共建国际课程、共享国际教育资源的契机。
三是和我区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实验(电子书包)”相关的培训。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和微软联合开展电子书包技术支撑方面的培训;二是对试点学校的校园长和部分一线教师、教师进修学院的教研员进行的技术应用方面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