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常”道栏目再开张

(2012-05-03 07:28:33)
标签:

非常道

专栏作者

责任

权利

行动

公民意识

教育

分类: 教育漫谈

52,《中国教育报》的“新闻·观点”版再次刊登了我的一篇观点文章:尽职是培育公民意识的前提。这是我前些日子写的一篇博文,编辑在浏览我的博客时,觉得这篇文章观点很鲜明,于是在做了一些简单的修改之后刊出。

非“常”道栏目再开张52的非“常”道专栏

《中国教育报》从3月中下旬启动“观点”栏目之后,基本上每周安排一次栏目文章。已经撰写过文章的栏目作者有顾骏、常生龙、曹天元、尹建莉、刘云杉等。编者给我们每个人的专栏都起了一个很有趣的名称,顾骏先生的专栏名——多棱镜;常生龙的专栏名——非“常”道;曹天元先生的专栏名——“元”好问;尹建莉女士的专栏名——“建”言录;刘云杉女士的专栏名——“云”之道。

栏目启动至今,发表的观点文章有:

321  顾骏  男孩危机:现实还是幻觉?

所有这些关于男孩危机的分析,都以承认男性在青少年阶段已经退化为前提。但问题恰恰是,即使男孩在这一阶段落后于女孩,成人之后,他们是否永远落后于女生,以致整个人类社会开始重回母系社会的前奏?当下,无论从哪个领域来看,事情显然还没有发展到如此危急的地步。女性中优秀者的数量和比例确实都在增加,但总体上,社会权力仍然大部分掌握在男性手中。因此,女性在青少年阶段的领先最终可能只是一种虚像或者幻象,而关于男孩危机的渲染可能也只是为了尽可能长久地维持女性愉快的幻觉而已。

329  常生龙  那些在学校碰壁的孩子们

教育就像种庄稼,水稻和小麦生长所需要的环境、土壤、水分等各不相同。既然不能将小麦和水稻的种子播种在同一片土壤里,让它们结出相同的穗来,同样也就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按照学校设定好的学习内容和课程来学习,不准越雷池一步。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人的价值是不能数据化的。韩寒、郑亚旗今天的发展,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道理。

44  曹天元  我们真的了解智商

一些司空见惯的概念,一旦严格去追寻其背后的定义,却往往众说纷纭。

近些年来,科学家的研究早已表明:所谓的种族间智商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由后天因素导致的,而且这种差距正在缩小。

411  尹建莉  超量作业像地沟油一样危害严重

有人说,童年是从进入小学第一天消失的,所有人都明白这句话的核心指向是什么。当下,孩子在作业中痛苦挣扎,家长在对孩子的作业管理中生气,教师在繁重的作业批改中劳累……作业之痛已成为一种社会之痛。

春天来了,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那才是一种真正快乐的作业!

425  刘云杉  校园安全:已视与未视的红灯

学校安全有以下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安全的有形空间;第二个维度,安全的心理空间;第三个维度,安全的价值空间。其核心观点是:学校不是奢华的地标,也不是彰显权力的大道,它更像一个家庭的育婴房或后花园。

52  常生龙  尽职是培育公民意识的前提

具体内容如下。

尽职是培育公民意识的前提

 非“常”道栏目再开张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尽自己的责任,在尽责的过程中思考如何做公民。

常生龙

日前,山东省青岛市因启动耗资40亿元的植树增绿行动,引来市民广泛质疑。有人选择在网上谩骂,批评政府胡乱作为;有人则选择行动起来,查阅宪法和《山东省行政决策程序》,了解自己拥有的权利,并实地考察植树现场,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案。最终,青岛市政府暂停了这一项目。

青岛植树项目的争议,以及人们的不同反应,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责任和权利是结伴而行的。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有两件事情同样重要:一是我们应向他人及社会尽什么样的义务,这是我们的责任;二是我们能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这是我们的权利。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大家常挂在嘴上。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一员,都要为这个社会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享受社会提供给我们的各种福利和权利。

但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现象是:人们总是把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建设看成是别人的责任和义务,一旦不如自己的心意,就会发出批评和谩骂的声音,却很少考虑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去做一些什么。如果我们将上面那句话改成国家兴亡,我的责任,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责任,那么也许暴虐的网络民意就会少很多。

教育领域也是如此。近些年来,很多人对教育最大的关心就是口诛笔伐,将教育批驳得一无是处。而很少有人认真思考这样的问题: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谁?如果大家都不尽自己的责任,教育就不可能有发展,批评者自己包括其后代也不可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其次,行动远比没完没了的争吵和谩骂重要。

政府的决策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在激动情绪下的民意也很难说是理性的。遇上一件看不惯的事情,没完没了的争吵与谩骂远没有行动起来、找寻产生问题的缘由、帮助当事人设计改善路径以及提供必要的支援来得重要。真正有益的做法,是在对一个政策或措施有疑问的时候,能够通过查找证据、分析判断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用实证研究或调查研究的结论来影响决策者。

仍以教育领域为例,美国教育面临的问题一点儿也不比中国少,美国民众对教育的讨论和担忧也不亚于中国民众。当2009PISA(国际学生评估)测试上海取得全球第一名时,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大发议论,表达了对本国教育的关切之情。但美国社会对教育的关心表现得更为直接,面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人们会建立起各种各样的组织,投入大批的资金和人力,协助学校做好教育方面的工作。

再其次,现实世界是培育公民意识的大课堂。

公民意识包括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与法律意识等方面,这在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中学生的公民与社会课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课程中讲述的这些内容,是否真正培育出了学生的公民意识?

实践出真知。书本上学得的知识,如果不经过实践的检验,只能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东西,时间一长就忘记了。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最好的方法就是抓住当前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内容切入,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尽自己的责任,在尽责的过程中思考如何做公民。

现实世界是培育公民意识的大课堂,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让其成为课程学习的素材,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应用中体会知识的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