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谈对十一学校的一些观感

(2012-04-14 07:56:49)
标签:

十一学校

专用教室

不断创新

因材施教

教育

分类: 校园一瞥

再谈对十一学校的一些观感十一学校示意图

这一周,算得上是“十一学校周”了。一周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介绍十一学校,从行动纲要、领导的思考、课堂教学变革到今天的“让校园里生长学生的想法”。每个学校都在说“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但是否真的将学生放到了“本”的位置上了呢?

我觉得十一学校的“让校园里生长学生的想法”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教育理念在学校里的具体诠释,为了践行这一教育信念,十一学校做出了很多努力,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这里再从三个方面做一些介绍。

1.专用教室

专用教室非常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为有特殊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实践的时空,让他们的奇思妙想可以在这里得到呈现、展示、交流和升华。

十一学校的专用教室很多。我们参观的第一组专用教室,就是位于学校国际部楼下的“汽车设计”专用教室和“服装设计”专用教室。我问了“服装设计”的专职教师,她告诉我选这门课的学生非常多,其中女生的比例比较高。除了平时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服装之外,学校里举行各种活动的服饰,大都出自这里。一些一次性演出用的“服装”,其实就是用报纸裁剪而成的。

据说“汽车设计”专用教室是根据部分学生的提案而设立的,由外面聘请的专业人员予以指导。学校里有几件不同功能的“汽车设计”专用教室,在学校体育场的看台下方,还有潍柴动力捐赠的各种数控车床、发动机、相关的零部件、可拆卸的汽车以及实体电路等,学生在“汽车设计”专用教室里的奇特构想,和这里的实践体验相互映衬,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契合点。

喜欢动漫的学生,可以在“动漫设计”专用教室里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有各种类型的学科功能教室,等等。这些平时在中等职业学校里常见的教室和设备,在十一学校接近普及,为学生动手实践、提升职业精神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职业意识的关键阶段。法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高中教育的定位只有三点:一是更好定向;二是更好辅导;三是学好外语。所谓“更好定向”,就是在高一、高二两个年段给孩子们提供两次选择未来的专业方向的机会。学生只有有了亲身的体验,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以及今后向哪个地方努力。这正是这些职业实践类课程的重要价值所在。我们绝大多数的高中生,到了高三报考学校的时候,大都缺乏职业意识,往往依据自己所估的分数来填报志愿,这与我们平时在课程教学中不关心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是有很大关系的。

再谈对十一学校的一些观感服装设计专用教室

再谈对十一学校的一些观感
再谈对十一学校的一些观感
汽车设计专用教室

再谈对十一学校的一些观感
再谈对十一学校的一些观感
潍柴动力捐助的器械

在学校的科学楼,我看到了一间很大的教室,里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废弃物品,还有以这些物品为材料制作出来的各种实验器材。经过打听才知道,这是十一学校和广西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共建的一个研究室,大学每年派一名研究生在这里工作,帮助学生开展物理探究活动。坛坛罐罐、拼拼凑凑之中,获得的都是学科的大道理、大视野。在常人的眼里,北京和广西相隔千山万水,相关的资源用起来似乎很不方便,但在十一学校,距离显然不是问题。

大多数的学校,得不到潍柴动力的资助,但因地制宜给孩子提供一些可以放飞梦想的专用教室还是能够做到的;大多数的学校,周边并不缺乏资源,缺乏的是发现资源、利用资源的眼光和勇气。学校现在也在探索如何利用社会资源来办好当下的教育,十一学校的这种做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再谈对十一学校的一些观感十一学校和广西师范大学的合作

2.不断创新

在十一学校,我们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学校每年表彰十佳中学生,曾有一个“王牌活动”,那就是请十佳学生走红地毯,享受明星般的待遇。这一活动曾被不少学校所模仿。但到了2008年的时候,这一“王牌活动”出现了滑铁卢,在学生评选的最喜欢的校园十大活动中名列孙山,让人大跌眼镜。

前面的一年还排在“学生最喜欢的校园十大活动”第四位的十佳中学生颁奖活动,为什么时过一年,大家就都不喜欢了呢?学校开展问卷调查,找寻这背后的原因。64%的学生认为:颁奖典礼的形式和去年一样,没有新意,提不起兴趣;28%的学生认为:有些十佳中学生去年已经当选,今年再次当选,属于老面孔,缺乏悬念。调查的结果让学校意识到:无论组织活动时多么用心,只要没有了“”字,就不会吸引青少年的心!必须重新开发和改造学校的教育课程,让每一个活动都尽可能办成学生的节日,并让学生终身难忘。

于是,学校的很多活动有了新的变化,开学典礼就是其中的一个。学校专门征求学生对新学期开学典礼仪式的意见和建议,在汇总的基础上选择其中富有创意的建议,搭建开学典礼仪式的设计班子,利用整个暑假进行精神的准备,以让全校师生有一个意外的惊喜。现场随机抽取幸运者按响新学期的第一声上课铃声;模仿上海世博会设计出不同年级学生的开学护照;举行新学期火炬传递活动……等等。开学护照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包括至少找到十位老师签名,20位同学签名,家长寄语,班主任新学期鼓励,每完成一个环节,可以得到一枚开学纪念章,最后,还可以领取一份新学期礼物。开学护照这个创意,是学校良好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的生动体现。而教育就是在相处中产生的。原本被学生们普遍诟病的开学典礼,由于学生的非凡创意和参与,一下子成了“学生最喜欢的校园十大活动”之一。

20111231日,学校举行的“创意迪斯尼,快乐在十一”狂欢节,更是体现了学生们的非凡创意。一个个颇具国际风情的节目和巡游活动,让整个校园变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最有趣的要数校长李希贵,被十一学校的学生装扮成了海盗船上的一名船长,在学校的小木屋前打一枪宣布一条2012年学校要为学生做好的十件大事,一下子成了网络红人,并出现了“不想当船长的校长不是好校长!”等网络流行语,轰动一时。

创新,需要校园民主。“拥有一个好主意的最好方法是拥有许多主意”。学生的广泛参与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可能有许多人担心,孩子们的很多想法太过离奇,让孩子们自己搞活动会让场面难以控制,但相比那些一成不变的活动和过于严肃的活动场景,哪一个的教育意义更加丰厚呢?我们想要追求的是方便自己的严格管理,还是促进学生不断成长的创新机制呢?

再谈对十一学校的一些观感
再谈对十一学校的一些观感
小木屋与船长李希贵

3.因材施教

十一学校有个学生咨询中心,设立中心的起因是:学校发现不少表现优异的学生,虽然志向远大,但是往往只看到一种职业表面的风光,而对之缺乏基本的了解,更不知道要成功需付出多少努力。

不同于一般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咨询中心专注于课程与学生志向的联系。两年来,围绕这个定位,学生职业取向分析职业考察名家大师进校园等选修课不断开出。听名家大师讲座、社会职业体验实践,都是一门,有学分,听10次名家讲座有2个学分,完成一次社会职业体验实践得0.5个学分。

十一学校还有一个课程改革办公室,从校长到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学校发展的关键人物都进了这个办公室。该办公室在学生成长中的龙头作用很快让全校师生刮目相看。该办公室咬住用课程改革为学生成长奠定基础这个关键点,确保了学生咨询中心所需要的100多门选修课的顺利开设,还推动学校对整个高中阶段的课程和学分制体系进行彻底改造:除了传统的科目学习,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学会一门艺术技能,成为全校所有学生必须得到的学分;参加一个学生社团、交一个行业的朋友、访问一个行业专家、买一本专业书、读一本行业名人传记,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

学生们逐渐开始明白,高考胜出仅仅是人生的小小一部分。除了埋头读书,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到各种活动和实践中来,几乎所有重大校内活动全部由学生策划、主持、当主角,校长和教师成了被邀请者被安排者

再谈对十一学校的一些观感名家大师进校园

朱胡安,一个不满18岁的少年。2004年以来,他多次获得全国卡丁车比赛的前三名。他与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哥哥朱戴维一起被媒体誉为中国的舒马赫兄弟。然而,作为十一学校高二(3)班的学生,却让老师们头疼不已。常年的训练和比赛占据了他生活的重要部分。久而久之,落下的功课越来越多,和同学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有的老师也有了放弃的念头。

20103月,十一学校枣林村书院正式成立,采用与班级授课制并列的教育组织形式,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量身设计课程、选择教师。学生不但可以跳脱现行的学制和评价方式,还可以自己参与设计课程。专业课采取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公共课则是10人以下的小班教学,以辩论、案例讨论、聊天、实际操作等为主要学习方式。

作为首批进入书院的学生之一,朱胡安幸运地拥有了单独属于自己的课程,有了专门负责教他的老师。对应他的专长,学校为他在物理学科增加难度,并增设机械动力等科目。现在,朱胡安再也不用怕外出比赛误课了。

培养这样一个学生,学校要多付出很多,但李希贵认为值得:让一个学生、一类学生享受到适合他们的教育,这正是教育改革的使命。也许不能一下子把所有学生的问题解决,但是通过解决一个个学生的问题,力争做到逐步解决一类学生的问题,最后解决所有学生的问题。这就是十一学校创办枣林村书院的初衷。

再谈对十一学校的一些观感枣林村书院的学员,马术选手田雨

王语馨,十一学校四年制高一(4)班学生,一个热爱数学和物理的女孩,是年级师生公认的自学强人。可就算是这么优秀的学生,在学习上也有自己的烦恼。数学课、物理课上,明明所有的内容都懂了,还得正襟危坐地陪着大家。我觉得这很浪费时间,为什么不能利用这些时间,学得更深入一些呢?

200911月,分管王语馨所在年级的学部主任张之俊,从王语馨的经历中得到启发,在所在年级推行自主研修学习方式:自学、自控能力强的学生只要在两门以上学科超越现有的学习程度,就可以申请在该学科课时内进入一间专门教室,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学科教师适时进行个别指导。该年级有26名学生因此得到自己决定跑多快的机会。

20103月,自主研修学院在十一学校诞生,张之俊推行自主研修的做法被推广到十一学校高中所有班级,研修方式也得到改进。在自主研修室里,学生自学自研;遇到问题,学生还可以在自主研修室旁边的讨论室,与同学或老师就共同确定的主题展开研讨。

再谈对十一学校的一些观感自主研修学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