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调查数据给我们的提示

(2012-03-24 07:08:37)
标签:

体质测试

健康工程

体教结合

调研分析

教育

分类: 健康生活

在半年的时间内,上海市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两个非常重要的会议:一个是学生健康工程促进大会,于2011年的74日召开;另一个是体教结合工作会议,于2012年的213日召开。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副市长沈晓明等领导,均参加了这两次会议,并做了重要的讲话。

如此关心学生健康和体质健康的背后,是因为学生的体育锻炼和体质状况令人担忧,直接关系到我们未来如何接好班,将我们民族复兴的伟业继续下去的问题。一些媒体和专业机构所进行的调查,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网和民意中国网,对10112人进行了一项题为“为什么经常运动的青少年越来越少”的调查。受访者中,80后占52.7%70后占24.8%22.8%的人每星期运动一次,21.6%的人3天左右运动一次,23.7%的人坦言自己几乎不怎么运动。

调查结果显示:73.9%的受访者表示身边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青少年不多。51.5%的人称身边最经常锻炼的是“老年人”,接下来依次为:“中学生”(31.2%)、“大学生”(29.7%)、“中年人”(24.6%)、“职场青年”(19.3%)、“小学生”(17.0%)。

在不同学段的学生中间,“中学生”这个群体经常锻炼的比例相对偏高,其原因可能与我们的中考政策——体育成绩计入中考总分中有很大的关系。

为什么经常参加运动的青少年越来越少?排名第一的原因是“沉迷网络游戏等不健康的娱乐活动”(65.3%),其次是“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太大”(59.3%)。其他还有:“缺乏坚持的毅力”(53.0%)、“没时间”(50.1%)、“没场地”(40.7%)、“娇生惯养怕吃苦”(36.1%)、“运动项目普遍太贵”(26.3%)等。

青少年不愿参加体育运动,一方面,与应试教育给中学生带来的压力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孩子绝大多数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很少有时间运动。另一方面,一些现代娱乐方式也严重挤占了学生的运动时间。在许多学生眼中,要缓解学习压力,宁可选择上网或看电视,也不愿意走出去动一动。

 

去年9月发布的《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连续25年持续下滑的趋势虽得到初步遏制,但大学生身体素质仍继续缓慢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学生群体中,肥胖、视力不良等问题依然严重。712岁的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已经超过40%,大学生近视率更是超过80%73.4%的受访者坦言自己身边青少年的体质“越来越差”。

如何才能让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调查中,受访者首选“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71.7%),其次是“改进体育教学模式,使其更具有吸引力”(62.7%),排在第三位的是“扩建公共体育设施”(58.4%)。

受访者的其他建议还有:“政府补贴公共体育设施,使其更便宜”(48.4%)、“增加学校体育课的数量”(48.2%)、“广泛开展群众性的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45.5%)、“加大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41.5%)、“组建青少年运动社团”(39.1%)等。

哪些运动适合青少年广泛参与?调查中,排名第一的是“球类运动”(79.1%),排在第二位的是“跑步”(74.7%),排在第三位的是“游泳”(60.2%)。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指出,家长的利益选择对孩子是否参加运动的影响很大,家长既想要孩子健康,又想要孩子学习好,两者冲突后势必有一个权衡和利益选择。他通过一项多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当锻炼时间和学习时间发生冲突时,在全国中小学里面,有70%的家长和学校校长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这真实地反映出家长和学校在体育教育观念方面的缺失。

青少年的健康问题存在滞后性,一般情况下,体质的虚弱一般不直接表现为各种病症,所以家长和学校就不会马上因为青少年体质出现问题而重视培养他们的锻炼习惯。但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的体质问题会在老年阶段演化为各种病症,比如在青少年时期腰部肌肉缺乏锻炼,到了老年就容易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以,培养青少年的运动习惯是一项长期工作,不能指望它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要养成运动习惯,受益终身。

解决青少年运动不足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国家和政府应加强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重视,建设包括体育教师培养等从小学到大学的体育制度;其次,学校要进行体育课程改革,增强趣味性,上体育课不能只是为了通过升学体育测试,还要让更多的青少年切实感受到运动的魅力;最后,整个社会也要改善运动环境,给青少年提供更为充足的运动场地、器材和时间。从这个意义上去解读半年时间里召开的健康教育促进工程大会和体教结合工作会议,就能品味出两个会议的重要意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