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岛风情

标签:
广东汕头南澳岛南澳一号宋井青澳湾旅游 |
分类: 旅途随记 |
南澳岛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也是汕头市的唯一辖县,由37个大小岛屿组成,陆地面积130.9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600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7万多人。地处粤东海面,位于高雄——厦门——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点,濒临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在历史上,由于自然灾害、战争等多种原因,岛民有几次移民过程,目前仅在台湾的南澳籍同胞就达10万多人,超过了南澳本岛人口。
知道南澳,是因为“南澳Ⅰ号”的新闻报道。南澳岛地处闽、粤、台三省海面交叉点,是东亚古航线的重要通道,不仅是国人南船北上或北船南下必经的中转站,也是外国船舶来华时从粤海入闽海、或从闽海入粤海的门户。2007年,有渔民潜入南澳岛东南乌屿和半潮礁之间的海底作业时,无意发现了一艘载满瓷器的古沉船,目前出水文物总量已超过4000件。经考古专家判定,该沉船的年代为明万历年间,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唯一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贸船,初步推测是从福建漳州附近驶向东南亚一带。
唐宋以来,中国海上贸易日益兴盛,输出物资以丝绸,陶瓷为主。“南澳Ⅰ号”的发现证明了汕头南澳海域在明代已是中外舶商进行贸易的重要场所,也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或叫陶瓷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是国际贸易货物的转运,集散中继站与必经之路。
在汕头期间,到南澳岛去马观花地转了一圈,对这个海岛县有了一些初步的印象。
目前去南澳岛的唯一方式是轮渡,这是一种客货混装的渡轮,单程需要40分钟左右的时间。也许正是因为交通不便的缘故,南澳岛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原生态的,给人一种自然、清新之美,不施粉黛,朴实无华。看着那矗立在海面上的一个个桥墩,想着很快就会建成的跨海大桥,在感慨技术革新神速的同时,也不免为南澳岛多了一分担忧,桥修好之后,南澳还会有今日的清净和质朴吗?
南澳岛的人文历史悠久,历代遗留下来的文物众多。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山海相映、风光旖旎,很适合度假休闲。南澳的物产也很丰富,盛产石斑鱼、龙虾、膏蟹、鱿鱼等优质高档水产品,有鱼、虾、贝、藻类1300多个品种,是美食的天堂。
在南澳岛,重点看了两个地方:宋井和青澳湾。
宋井,顾名思义,就是宋代开掘的井。
南宋末年(公元1276年),元兵南下,南宋王朝撤离京城临安后,不断南逃,宋少帝在福州被拥立为皇帝。此后又从海路南撤,在大臣张世杰、陆秀夫等护送下来到了南澳岛。为解决饮水之需,在澳前村一带的海滨挖了三口井。天长日久,三口井都被潮水和沙子掩盖了,后人在无意之中发现了其中的一口井,为防止它再次被掩埋,在井的周围修了井栏。
宋井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虽然地处海滩,常被海潮掩没,但是潮退之后井水不带咸味,照样清澈甜美。为什么与海近在咫尺的井会长年不带海水的咸味呢?有人考察后认为,宋井开凿在山边的岩石上,正好对着泉眼,所以泉水源源不断。由于井的底部有两重石岩,泉眼在上,底部的石岩又挡住了海水的渗透,所以水质甘甜。当潮水涌进井后,由于海水比重大,下沉后从岩层渗出,上面的泉水依然清冽甘甜。
我实地去看了一下,宋井井水的水位要比海水高一些,井水应是山泉水无疑。不过,井水蓄水的速度跟不上游客品尝的速度,人比较多的时候,水位下降的还是蛮明显的。现在有人专门在管理这些井水,一元钱一瓶。
青澳湾位于南澳岛的最东端。这里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东、南两海在湾外交汇相处,北回归线从海湾穿越而过,群礁、小岛屹立湾口左右巧作屏障,鬼斧神工地筑就宽广的月眉形海湾湖面,形成阔达的“泳者天地”。 湾口朝东南,湾腹很深,湾弧达 2.9公里。
青澳湾的沙滩长达2.4公里,沙带宽近百米。沙滩向海延伸坡度平缓,数十米内海水仅米余深,是海浴的理想场所,也是广东省仅有的两个A级海滨浴场之一。
在这里,还可以远眺亚洲第一岛屿风电场。脚踩沙质细软的海滩,眼前是碧波荡漾的海水,微微的海风吹动着风电机组像风车一样转动,再唱响那首“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还有一位老船长”,满身的疲劳也就随风而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