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给我们的启示
(2011-06-24 06:40:09)
标签:
蚂蚁与人二维生物三维生物预测能力杂谈 |
分类: 我的心情 |
科学研究证明,蚂蚁生活在二维空间,它们只会平着走,不会抬头;它们只能看见它前面的东西,而不会看见它头上甚至是头上一点的东西。倘若蚂蚁去寻找食物,我们拿个食物在它头上晃来晃去,它是看不见的。如果有人把蚂蚁从地上抓起抬高,这只蚂蚁在同伴们的眼中就消失了。
有一个小孩,在院子里观察蚂蚁。他在一个障碍物的后面,放了一块食物。蚂蚁看不到障碍物后面的食物,但它花费了大约5分钟的时间,找到了这个食物。小鸟也在观察这个过程,
在蚂蚁看来,辛勤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自己找到食物,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但在小鸟看来,这个食物正好是我自己不需要的,否则蚂蚁根本就没有机会得到它。而从小孩的角度看,蚂蚁能够找到食物的结果在5分钟之间就已经被他自己一个小小的主观意识而决定了。
蚂蚁在绕过障碍物之前,并不知道5分钟后它就可以找到食物,小鸟和小孩却可以事先知道。区别在那里呢?对于小鸟,因为它处在高位,在小孩把食物放下后,就可以一目看清整个蚂蚁的行动轨迹而简单作出判断(预测)。而小孩不仅看的清楚蚂蚁的行走轨迹,而且他还可以决定让蚂蚁何时何地吃到食物,所以,小孩对蚂蚁的命运不仅可以预知而且可以左右。
小鸟的智商是否一定比蚂蚁高,这不是问题的关键,但它却可以知道蚂蚁事先无法知道的结果,是因为它具备预测能力。小鸟之所以能够具备这种能力,更客观地讲是因为它处在三维空间的一个高点位置。而蚂蚁只能以在地面爬行的活动方式使自己处在二维空间里。由此可以对预测能力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处在不同维度空间的生物,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判断会有不同的局限性,低维度空间生物对事物运动发展的结果预测比高维度生物障碍要多。回头想,那些科学巨匠们说的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凡人看的更远而获得更多的智慧是有其一定道理的。
当年美国向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的时候,日本人就和当年被突然袭击的珍珠港的美国大兵一样浑然不觉。对这些日本人来说,他们就是蚂蚁。而研制原子弹的人、发布命令的人以及开着飞机去投掷原子弹的人,就是上述案例中的小孩和小鸟。他们比较清楚那些日本人的命运,而且决定着他们的命运。
对于教师来说,学生就如蚂蚁。教师可以事先知道一件事情的最终结果,知道做这件事情的具体路径,但学生常常是懵懂无知的。教师的教学,经常会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让孩子们始终成为“蚂蚁”,不去拓展他们的视野和空间,让他们每天陷于题海之中,忙忙碌碌,不知所从;另一种是以为孩子和自己一样,站在同样的高度上,可以看到同样的世界。于是用成人的视野和思考方式来教育孩子,让他们茫然无措。
教师自己经常也如蚂蚁一般。工作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每天忙忙碌碌,看上去非常辛苦,但却很少从本源上去思考教育是什么,自己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以至于总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但回报却不丰盛。就拿选择和布置作业这件事情来说,虽然每天都在做这件事情,但却很少去思考作业的目的和价值,很少去研究作业的类型、层级和解释性,以至于做了很多无用功而自己还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