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慕田峪长城

标签:
慕田峪长城旅游 |
分类: 旅途随记 |
长城,从东到西绵延万里;从古至今,修筑时间延续二千多年。它那雄伟的风姿、美学的价值、防御的功能及所蕴含的军事谋略,在世界文化遗留中是少见的。它是世界的奇迹,是我们的先人留下的重要文化遗产。
北京比较著名的长城游览点有八达岭长城、居庸关长城、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古北口长城、箭扣长城等等,游客去的比较多的是八达岭长城。这次到北京,我们选择了位于怀柔的慕田峪长城,一方面是为了避开春季旅游的小高峰,想着慕田峪的游客会少一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非诚勿扰Ⅱ》的片头在这里拍摄,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想到这里也是旅游的热点,周末过来的人很多,仅为了将车停靠在停车场,就等待了很长一段时间。
慕田峪原是一个小山村,位于怀柔县渤海镇,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早在1400多年前的北齐,就在慕田峪筑有长城。到了明初,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受命在原来的北齐长城遗址上重新修建防御用的长城,并于1404年建“慕田峪关”。1569年谭伦、戚继光镇守京畿时,又在明初长城的基础上加以修葺。现在慕田峪所保留修复的长城,是全国明代长城遗迹中保存最好的地段之一。
慕田峪关因地处北京东北 70公里、明代皇陵东北40公里而对守卫京师和明皇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拱卫北京的军事要冲,被称为“危岭雄关”。慕田峪长城西接北京昌平县的居庸关,东连北京密云县的古北口,自东南而西北在丛山峻岭之巅蜿蜒,依山就势,气势雄伟,整体结构极富立体感,其磅礴之势犹如腾飞的巨龙。
慕田峪长城的几大特色:
1.大面积植被
慕田峪长城景区,草木茂盛,树木成林,植被覆盖率高达90%,这种大面积植被是任何长城段都不可比的。
2.敌楼密集
慕田峪长城的建筑材料以花岗条石为主,雄伟坚固。从慕字一台至慕字二十台(对长城上敌楼等的编号),长度仅3000米,敌楼、敌台、墙台、铺房就有25座,这种百米左右就有一座敌楼的长城段也是不多见的。
3.双面垛口
其他段的长城,多为长城外侧一面建垛口墙,作为守城将士对敌作战的掩体,而慕田峪段长城两侧都筑有长约5尺、厚1尺多、高2尺有余的垛口。射洞筑在垛口的下方,它不是圆形孔,而是顶部呈弧状的方形孔。险要之处还修有炮台。两面垛口墙的高度还不一样,外侧一面高,内侧一面略低。两面垛口墙意味着可面御敌,足见慕田峪段长城在历史上的重要战略地位。外侧还挖掘有挡马坑,使防御功能更加完善。
4.主城、支城并存
所谓“支城”,就是在主长城内外侧有高脊山梁的地方,再节外生枝地顺山梁修出一段长城来,长度几米到几十米不等,并在此筑有敌楼,当地人称为“刀把楼”。修筑“刀把楼”,主要是为了控制制高点,减少对主城的威胁。支城还有内支城还外支城两种,连接慕字十一台的这段长城,就是外支城。
5.极富立体感
这段长城从海拔486米到海拔1039米,犹如在山巅腾飞的一条巨龙,高峰处,如巨龙昂首,欲上九天;沟谷处如巨龙饮水,一头扎进山涧溪流之中,蔚为壮观。
6.双语小摊贩
当地的居民在景点推销旅游纪念品,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在慕田峪长城也不例外。但让我们感到非常惊奇的是,道路两侧的商贩,不论是青年人还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人人都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非常娴熟地向前来参观的外国游客推销自己的纪念品,语音语调都非常准确,让人啧啧称奇。
长城连续修筑时间之长,工程量之大,施工之艰巨,历史文化内涵之丰富,的确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难以比拟的。孙中山先生说:“中国最有名之工程者,万里长城也。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 尼克松在参观长城后也说:“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在新世纪里,我们该怎样构筑祖国新的长城呢?
慕田峪长城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