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皇泽寺

标签:
四川广元黄泽寺武则天二圣殿则天殿大佛楼旅游 |
分类: 旅途随记 |
黄泽寺
四川广元是武则天的故乡,“乌龙感孕、凤凰催生”的故事在广元广为流传。武则天生于唐武德七年(623年)的正月二十三日,在广元当地,从很早的时候起这天就是妇女节,女人们可以放下手中的各种家务,尽性地游玩一天。
在广元市的西郊,乌龙山麓,嘉陵江畔,有一个佛教寺庙——黄泽寺,同时也是祭祀武则天的地方。寺院背依悬岩,下瞰江流,颇具巴山蜀水之秀。黄泽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期间经历了多次的整修,现在看到的是清代的建筑风格,布局错落有致,气势巍峨。主要建筑有二圣殿、则天殿、大佛楼、五佛亭、武氏家庙等。寺内香火缭绕,环境幽静。寺院正门两侧是郭沫若亲笔题书的楹联:“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舆地纪胜》卷184“利州”记:黄泽寺有“唐高宗、则天真容”,二圣殿即据此记载而修建,大殿中央供奉唐高宗、武则天真容铜像,两侧为高宗、武周朝时期的9位著名的大臣。史书记载说,麟德元年(664年)后,每次上朝议事,帝坐于东间,后座于西间,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罢黜、杀生,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这是中外历史上十分罕见的现象,据考证,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武则天“素多智计,兼涉文史”,是难得的有文化的女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唐高宗得了风疾(也就是心脑血管疾病),还有严重的高血压,经常看不见东西。除了妻子武则天,身边几乎没人可信。这样的局面,为武则天后来登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圣殿
出二圣殿继续往上走,是黄泽寺的主体建筑大佛楼。大佛楼共有三层,底层是则天殿,中层为迎晖楼,再上面一层为大佛楼。则天殿有后蜀广政二十二年(959年)石碑,正面题“大蜀利州都督府皇泽寺后则天皇后武氏新庙记”,文曰:“天后武氏其人也,事具实录,此不备书,贞观时,父士寻为都督于是州,始生后焉。”碑后刻庙基界,有“则天坝白沙里”字样。殿正中是武则天石雕像,神态安详,头戴着嵌有一小佛像的宝冠,身着缨络彩褂,袒露胸臂,一身佛门圣母打扮。
则天殿
位于则天殿之上迎晖楼和大佛楼内,是历代摩崖石刻造像。其中位于中心的大佛窟,属于马蹄形平面、穹窿顶式窟,主佛为阿弥陀佛,两弟子为迦叶、阿难,两菩萨为观音和大势至。此窟规模宏大,造型精美,是我国初唐时期佛教造像艺术的代表作品。迎晖楼的左侧,有一个体积约13立方米的石窟,中间有一座造型精美的经塔,三面石壁都刻有佛像,正中是释迦牟尼,左右是文殊、普贤,围绕三尊佛像刻有飞舞蛟龙,考古学家认为这是北周时所刻,价值连城。整个黄泽寺内,共保存着开凿于北魏至明清时期的6窟、41龛、1203件摩崖石刻造像及其历代碑刻。
大佛窟
经塔和石窟
其他佛教造像艺术
武则天能成为女皇,在“男尊女卑”中国传统文化中,确实是一个奇迹,这其中有很多机缘巧合。从社会环境上看,魏晋南北朝时期,贵族社会衰亡,原居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纷纷南下,匈奴、鲜卑、羯、氐、羌5个少数民族先后建立16个国家,进行了长达三四百年的统治。在北朝家庭中,男性是一个不固定的成员,随时可能出去打仗、放牧,因此女性就要承担起家庭很多职责,在维系家庭关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武则天从出生开始,就拥有北方人的气质。再加上她天生丽质,举止优雅,赢得了两位皇帝的信赖。唐高祖的身体欠佳,也给了她从政的历练,这些都是其他朝代的皇室女性所不具备的。
武则天在位时,既保留原的臣子,也注重培养出一大批出类拔萃的“新人”。在人才选拔上,大兴科举制,英雄不问出处,“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激励着全国的青年都在积极为国效力。她还利用自己的权威,淘汰不称职官员,或罢免,或诛杀。其中最残酷的莫过于“酷吏”政策,手下20余名酷吏共杀大臣千余人,造成了紧张的政治氛围。
武则天晚年卧病不起的时候,她不允许官员、儿子看望。只允许两个男宠代为传话。大臣对这种非正常渠道上位的高官充满仇视,同时太子也担心皇位不保。于是李显、李旦、太平公主这些李姓子孙,联合起来发动了“神龙兵变”,在大殿中杀死了两个男宠,逼武则天退位。“神龙兵变”加快了武周王朝的覆灭,宣告武周王朝结束。之后太子李显当上皇帝,名为唐中宗。
宋庆龄曾这样评价武则天:“她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杰出的女政治家!”

寺内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