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古城

标签:
四川广元昭化古城三国古镇历史名城风水太极旅游 |
分类: 旅途随记 |
葭萌坊,正面的两条对联是“蜀道三国重镇,天下第一太极”。
出剑门关,沿着“古蜀道”继续前行,将近 30公里的路程,即可来到昭化古城。古城位于白龙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汇处,嘉陵江河道在此因势而呈S型,和身边S型的山峦相呼应,犹如一幅太极图,因此有“天下第一山水太极”自然奇观之美誉。昭化正好处在太极图阳极的“鱼眼”之上,展示出太极天成、天人合一的和谐人居环境。
昭化古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位于川蜀之北,秦岭以南,地处“金牛古道”与嘉陵江、白龙江水道的交汇处,东南达阆巴、西凭剑阁、北枕秦陇,周边关隘森列,占据有“东来有桔柏渡以据之,西出有天雄关以镇之,南下苍阆有梅岭关以间之,北渡阴平有白水关以守之”的独特地势,成为“关”“城”一体的水陆要冲,被誉为“全蜀咽喉,川北锁钥”,是古代重兵布控的军事要地,也是川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昭化,古称葭萌。至今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与巴、蜀同为四川早期最开化的区域之一,西周时已有联盟式的部落在此定居,至明清达至顶盛。历代的遗迹风貌依旧,保存完整,很多传世佳作,为古城增添了瑰丽篇章。古城“旧系土城”,明正德年间“包筑以石”,共设四门,南门“临江”、东门“瞻凤”、西门“临清”、北门“拱极”,占地面积29公顷,地池外形微圆,状若葫芦。现东、西、北三座城门雄姿仍在,古城墙残垣尚存。现存的四条大街,五条小巷均用当地青砂石板按三横两纵、中间高两侧低的瓦背风格随坡就势而成,且街巷之间“丁”字相连,具有“道路交错相通,城门不相对”的军事防御特色。大街小巷均有着良好空间格局和亲切宜人的尺度。
昭化有2240多年的连续建县史。春秋战国时期,建立了东防巴、北拒秦的苴侯国,历史上称为“苴国”,国都设在吐费城,也就是今天昭化境内的石盘村。秦灭蜀并巴、苴后,开始在吐费城建置葭萌县,隶属蜀郡,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建县最早的地区之一,史称“巴蜀第一县”,东汉末,移城邑于今天的昭化古城,隶属广汉郡;三国、晋、西魏、北周、后唐分别改称过汉寿、晋寿、益昌、京兆、益光等城名;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宋太祖(赵匡胤),寓“昭示帝德,化育人心”之意取这两句话的前一个字改称“昭化”而沿用至今。昭化,完整地展示了地方政权连绵不断的建置沿革,被专家称为地方政权建制的“活化石”。
昭化也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唯一一座三国古城。从刘备入主葭萌(公元211年)到蜀汉灭亡(公元263年)短短52年的历史,却将昭化推向了一个难以逾越的历史高度。历史上有“蜀汉兴于昭化,亡于剑门”之说,现存三国遗迹俯拾皆是。刘备曾以葭萌(昭化)为根据地,积蓄力量,为建立蜀汉政权作准备;张飞挑灯夜战马超于战胜坝,传为千古佳话;姜维兵困牛头山,留下令人称奇的“拜水池”;还有闻名遐迩的葭萌关、牛头山、敬侯祠、鲍三娘墓等等。因此,昭化古城又有“蜀道三国重镇,世外千年古城”之称。
昭化古城素有“蜀国第二都”之称,是蜀汉政权兴衰的历史见证地。据《三国志·先主传》载:“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刘备到葭萌以后,察看地势,果然如张松所献地图,“此城两江汇合,绕城东去;金牛古道,穿城而过;剑门雄关,巍峨傍立;桔柏古渡,扼江拒守”,虽属“弹丸之城,却有金汤之固”,实属战略要地,就此驻兵,操练兵马,于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乘曹操进攻东吴之机,采纳庞统意见,以帮助东吴为由,掉头离开葭萌,出剑阁西下,攻取成都,迫使刘璋拱手投降,为蜀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王国,自已登基作了昭烈皇帝。此时的刘备,不忘发迹的老根据地葭萌,亲自从当时流行的吉祥“汉祚永寿”(祚,意为君王的位置)中,取首尾二字,将葭萌改为汉寿县。寄托了他希望自己开创的汉室江山,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寿的美好愿望。因而有“蜀汉兴,葭萌起”之说。
蜀汉政权建立后,汉寿城为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的军需物资转运基地和指挥中心。诸葛亮从建兴五年起,六出祁山伐魏,一直奔忙于葭萌古蜀道上。延熙十九年(公元252年)费祎受命在汉寿开设丞相府,继蒋婉之后掌管蜀国军政大事,次年酒醉被曹魏降将郭循所害,死后葬于汉寿(今昭化)。费祎被害后,姜维继掌蜀国军事大权,但是九伐中原而无果。景元四年冬,魏国分三路大军向蜀汉进攻。姜维败退致剑门关,想凭借剑门关天险拒敌,加派左车骑将军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与葭萌原守将胡济、关索等共同死守汉寿(昭化)。与此同时,魏将钟会又在桔柏渡摆开阵势,企图渡过嘉陵江,夺取汉寿城。两军进行了多次鏖战,关索夫人鲍三娘就战死在此战中,死后葬于昭化城北郊,鲍三娘墓保存至今。公元263年11月,“翼、厥甫至汉寿,维、化亦舍阴平而退,适与翼、厥合,皆退保剑阁以拒会”。邓艾军越阴平,破诸葛瞻于绵竹,刘禅请降,维系了42年的蜀汉政权宣告灭亡。蜀汉政权虽然灭亡了,但昭化古城记述三国蜀汉兴亡史迹和留下的传说与遗址,却为研究三国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故有“蜀汉兴,葭萌起;蜀汉亡,葭萌止”的民间传言。
昭化古城示意图
益合堂及其内建筑
瞻凤门
街道
县衙
考棚
城隍庙
临清门
战胜坝——张飞挑灯夜战马超所在地
城墙
古老的街道
居民家庭
墙上的栓马柱
坊上的石雕
胡同
福到
站在昭化的城墙上,仿佛看到了刘备、张飞、黄忠、霍峻、费祎、庞统、马超、魏延等众多的三国英雄人物在此厉兵秣马的身影,仿佛听到了那金戈铁马的撞击以及山呼海啸般的轰鸣。过去的风云人物,今天的传奇故事。就连那古城周边农田里的油菜花,似乎也能说上几段呢。
油菜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