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人生的高峰·读《三杯茶》
标签:
契约执着教育作用慢的艺术人生高峰悲悯之心摩顿森教育 |
分类: 读书评论 |
——读摩顿森《三杯茶》一书有感
读书有激动的时候,但很少有落泪的时候。读《三杯茶》,我泪流满面。为了一个承诺,登山爱好者葛瑞格·摩顿森,放弃了他酷爱的登山运动,选择了比攀登自然界的山峰更为艰难的目标,游走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偏远地区,为他们建设一个又一个的学校,让贫瘠的山区走向精神和生活的富足。
《三杯茶》是一本有关承诺、责任、坚持、慈善和友谊的传记文学作品,它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美国登山爱好者葛瑞格·摩顿森为纪念因病早逝的妹妹而去攀登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在即将实现登顶愿望的时候,为救同伴放弃了登顶,和精疲力竭的队友一道历经长达七十八小时的营救旅程,下撤时在巴托罗冰川迷路受伤并得到巴基斯坦边境地区科尔飞村人的救助。
科尔飞,是永恒冻土之前的最后一个村落,与世隔绝,贫穷落后。每一年,他们都得在燃烧着牦牛粪的房间里等待六个月,等天气暖和起来才能回到户外。这里,因为贫穷修不起桥,妇女们出嫁后就可能再也回不了娘家;没有学校,只有一位和邻村共请的老师,孩子们即使在冬天也要趴在露天的、海拔3000米高的冻土上学习;离村最近的医院要步行一个星期才能到达,三分之一的孩子活不到他们一周岁的生日,连最普通的红糖在他们看来也极其奢侈珍贵……
但是,善良淳朴的科尔飞村人把这位“天外来客”当做贵宾,为他煮珍贵的、放糖的甜茶恢复力气,甚至为了给他补身子而宰割了他们命根子一般的大山羊。摩顿森被深深的震撼了,身体恢复后,他承诺:“我要为你们修一座学校。”于是,这个自身经济拮据的美国人,因为一个承诺,苦心奔走十几年,走上一段艰辛漫长的生命旅程。
读这本书,感受至深的有以下几点:
1.一诺千金
这个身无分文的美国穷小子,为了实现对巴尔蒂人的承诺,为了让科尔飞的孩子们能够上学,他四处求援,不断碰壁。从写580封求助信到中亚协会的成立,从三年建成一所学校到一年建起多所学校,摩顿森陆续为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地区建立了60余所学校,让相当数量的女孩走进教室接受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他受到美国医院的解聘、恋人的遗弃、社会的误解、巴基斯坦本地人的欺骗、遭逢了美国“9·11”事件和美国轰炸阿富汗、入侵伊拉克,甚至被军阀囚禁,几次死里逃生。但是,在悲伤、沮丧、孤独和濒临死亡之时,摩顿森从来没有遗忘他的承诺。
一诺千金的背后,体现着契约精神。一份口同承诺,就如同定下了一份契约,虽然巴尔蒂人开始并没有寄希望于摩顿森来履约,但摩顿森时刻牢记着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并用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承诺。一份契约通常包含着三方面的要素:一是当事人身份平等,不是通过强制或者要挟的方式来约定。科尔飞人救助摩顿森的时候,仅仅是出于人道主义的援助,并没有对他提任何的要求;二是当事人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志,摩顿森承诺给他们盖一所学校,就是自由地处分自己权利的一种体现;三是信守约定,说话算话。这三点,在摩顿森的这里都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契约”精神在西方文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就是西方文明的核心要素。
一诺千金的背后,还体现着一种责任。摩顿森所做的事情,用现在大家熟悉的语言来表达,那就是慈善事业。在很多人的眼里,慈善是富人的事情,摩顿森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善事,去帮助这个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而且,真正的慈善是一种责任感,否则,他怎么会长期深入全世界生活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并乐此不彼呢?
2.教育作用
在摩顿森努力为巴基斯坦的贫困山区建设学校的同时,他看到了西方一些宗教组织装着大把大把的美钞,来到巴基斯坦,建立起来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宗教学校,培养出了一个个具有激进思想的宗教极端分子;他看到了为了打击本·拉登而在阿富汗展开的战争,集束炸弹、地毯式的轰炸,受害最多的是那些手无寸铁的平民;他看到大量的难民无处藏身,用双手在沙丘上挖出一个坑来,做自己的避难所……
摩顿森意识到:造就一位对社会有贡献的公民跟造就一名恐怖分子,两者的差别在那里?关键在于教育。那些激进的宗教学校是传播塔利班原教旨主义的温床,要确保我们未来世界的安全,最好的办法不是战争,而是让孩子受教育。于是他更加努力地募集基金,想方设法建立更多的学校,让当地的孩子能够接受教育。
在阿富汗战争最为危机的时刻,摩顿森不是选择离开巴基斯坦,而是设法走到更接近战场的地方,亲身感受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寻求更好的途径来帮助难民。他意识到,布什总统只做到了一件事情:让十亿穆斯林团结起来,在未来两百年内一致对抗美国。以美国来说,真正的敌人既不是本·拉登,也不是萨达姆或其他的人,真正的敌人是“无知”。要击败它的唯一方法是和当地人民建立联系,用教育和商业带他们进入现代社会,要不然战争将永无止尽。
推倒一个极端政权非常容易,但更重要的是让那些曾经饱受压迫的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让他们的孩子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不是再次走入仇恨和极端。教育就像水一样,对生命的所有层面都很重要。
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在展示“世界警察”的威风时,要想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同样,一个教师在教育一个“调皮”孩子的时候,也要想明白你的措施是否得当。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很多道理也都是相同的。
3.慢的艺术
科尔飞学校的赞助者是霍尔尼,他一手创立了现代芯片产业,同时也是中亚协会的始作俑者。摩顿森对他也有一个承诺,就是尽快将科尔飞学校建好,并将学校的照片拿给他看。但科尔飞学校的在建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困难,导致建校的进度一拖再拖,这让摩顿森非常着急,于是亲自督工,搞得大家疲惫不堪。村长哈吉·阿里将他手里的各种测量工具都给没收了,并和他有了一次深刻的谈话,让摩顿森一下子冷静了下来。
摩顿森说:美国人认为必须尽快把事情做完。我们是个三十分钟解决午餐、两分钟完成橄榄球训练的国家,我们的领导人认为靠“震撼教育”式的宣传活动,就能在攻进伊拉克之前赢得战争。哈吉·阿里教我要花时间喝上三杯茶,把速度放慢,像重视盖学校一样,重视和工人之间的关系。他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让我知道从跟我一起工作的人身上,我还有太多东西要学,而不应该自以为是,总想着教给他们些什么。
花点时间喝上三杯茶,关注身边一起前行的人,这是多么好的建议啊!我们现在的社会,一天天地加速着行进的步伐,原来的农田变成了厂房,原来的绿地成了高楼,拆掉有上百年历史的老建筑,盖钢筋玻璃帷幕的银行或者风格迥异的餐厅……步调越来越快,生活却变得越来越艰难。当我们盲目地给自己的行为贴上“进步标准”的时候,是否也逐渐丧失了社群、丧失了人与土地的密切联系?
教育也是慢的艺术。在短时间内建设成一所学校容易,但建好的学校如果能够保持百年而不需要维修,那就需要遵循慢的艺术;讲一句话容易,但要让别人听懂这句话并加以运用,必须要经历一段过程,这是一个慢的艺术……
快速奔跑的时候,往往看不到身边迷人的风景。错过的东西是很难再找回来的。
4.人生高峰
乔戈里峰是一座杀人蜂——金字塔形的锐利岩峰,陡峭到连冰雪都无法附着在它刀刃般的岩壁上。住在附近的居民从来没有想过功顶创纪录的事儿,住在世界屋脊上,光是努力维持温饱就把他们的精力消耗殆尽了。登山者必须用对抗敌人般的战术,无情地对这座山峰展开攻势,但在战争结束之后你还是无法征服这座山,因为不会有真正的胜利者,只有幸存者。
当很多登山运动员寻找新的攀登路线,努力想获得登顶成功的喜悦的时候,摩顿森一个人悄悄地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了更高的山峰——为政府顾不上的边远地区盖学校。凭着毅力和决心,他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而且成了真正的胜利者。他所攀登的高峰,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尝试的。
这是人生的高峰,它的海拔高度不可测量,但每一个有毅力的人,都可以攀登得上。
《三杯茶》 [美]葛瑞格·摩顿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