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孩子做他自己·读《飞吧孩子》

(2011-03-20 09:08:07)
标签:

夏山学校

做自己

深刻体验

活出真诚

育儿

分类: 读书评论

——读坂元良江《飞吧孩子》一书有感

让孩子做他自己·读《飞吧孩子》 

今年是夏山学校建校90周年。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90年来夏山学校一直坚守这样的办学理念:把孩子们从压制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体会成功的感觉。

坂元良江就是抱有类似教育理念的一位母亲,但她养育出来的孩子小拓在日本的小学里却遇到了很多的麻烦:“上课时老爱发出奇怪的声响,制造噪音,影响其他同学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基本不举手发言,也不回答老师的提问,有自闭倾向。”“注意力分散,精神恍惚,无法安静下来。”尽管在坂元良江看来,小拓心地善良,有自己的个性,不讨厌上学,成绩也不错。但由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观念、方法上大相径庭,小拓常常感到无所适从,甚至一度陷入歇斯底里的状态。为了小拓的将来,母亲亲自跑到英国的夏山学校去做实地考察,并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让10岁的小拓转学到英国夏山学校去读书。

“让孩子自己决定是否去上课”。知道还有这样的学校,小拓一下子兴奋了起来:“这学校我想去!”就这样,10岁的小拓来到了夏山学校,开始了他长达6年的学习生活。夏山学校有确定的课表,但是否去上课则由学生自己决定。如果到了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学生前来上课,教师也会快乐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用我们当下对学习的定义来看小拓的话,他在夏山学校的学习时间实在不长,6年的时间内,有4年整天在玩,基本上没有上过什么课,到了最后两年才开始将心思放在学习上。尽管只学习了两年左右的时间,也顺利通过了英国的国家O级考试,可以进入高中继续学习。不过,小拓有自己的主见,在夏山学校毕业之后,回到了日本,选取了一所美国学校继续自己的高中学业。虽然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差异很大,但在这所学校里,小拓也表现出了很好的适应能力。他不仅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身上还有一种许多高中生没有的自我认同感和未来把握感。他怀着一种真正的自信,使他能够无惧无畏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读这本书,我有几点感受:

第一,让孩子做他自己

是让孩子做一个灵魂自由、对工作感兴趣、对友谊有乐趣、对爱情感到快乐的人,还是让他成为一个痛苦的、矛盾的、恨自己和社会的人?夏山学校的第一任校长尼尔认为,这个大权操控在家长和老师手中。要让孩子幸福,就必须消除权威。让孩子做他自己,不要教导他,不要教训他,不要勉强他上进,也不要逼他做任何事。

家长和教师之所以会逼着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其实就源自自身的恐惧。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家长都担心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没出息,也担心自己老了之后得不到好的照应,这样的担忧和焦虑,点点滴滴地传递给孩子,实际上就在不断教导、逼迫着孩子。每个学校都想创建或者保持自己的声誉和品牌,而这些声誉和品牌主要通过培养出来的孩子的特质所决定,于是老师们就很担心,别因为自己的工作影响了整体。但是,教育的本质不是向孩子传递莫名的恐惧、生存的焦虑以逼迫他们去争抢那转瞬即逝的“第一名”,今天的“第一名”并不能保证孩子从容面对未来的激烈竞争。教育的本质在于尊重孩子、关爱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如果在公共游泳池里,你看到一群男女赤身裸体地在其中游泳,你会怎样?在夏山学校,这种情况见怪不怪。学校的老师、参加夏天露营的家长有时也会赤身露体地在泳池里畅游,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管学校如此的开放,还同意孩子们在学校里谈恋爱,但建校这么长的时间里,从来没有发生过在出格的事情。小拓在夏山学校学习期间,也有了自己的女朋友,就是学校一位老师的女儿。双方的家长没有因此而大惊小怪,而是很自然地对待他们之间的交往,良江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给孩子一些两性方面的读物,让孩子们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和对方。

有些家长和教师认为,让孩子做他自己,就是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对他所做的一切不管不问,随便他去。这其实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自由的意义是:在不妨碍别人自由的情形之下,做你自己想做的事,因此你能完全自律。自由不同于放纵。在一个严格的家庭中,孩子没有任何权利;在一个放纵的家庭,孩子拥有所有的权利;而在一个真正自由的家庭中,孩子与父母有平等的权利。

夏山学校虽然是一个自由的学校,但却有一系列的校规,对学生的外出、体育运动、就寝时间、食堂、学生大会……等诸多方面做出了详实规定。真正融入夏山学校的每一个孩子,都会严格尊重这些规章制度,在制度的框架之内让自己快乐地生活。

第二,让孩子深刻体验

什么样的学习是有价值的?我个人认为,能让孩子一门心思地钻进去,获得深刻的认知体验,这样的学习就是有价值的。虽然我大学毕业已经有26年,但大四那年所写的毕业论文,到现在还有很深的记忆。我的毕业论文是对量子力学中一个“势阱”问题的分析,当时做这个毕业论文的时候,就花了不少的功夫,等到论文完成的时候,学校决定选择部分论文尝试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我的论文就是其中的一篇,为了能够顺利完成答辩,我又花费了很多时间去研究这一话题。这种投入的研究和学习,带来了深刻的认知体验,对学科性质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一个学生,如果在一个学段的学习过程中,没有经历几次这样的学习经历,那么他的学习一定是苍白的。

4年多的时间虽然不上课,但小拓在学校里并没有闲着,他会选择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潜心去探究。有一段时间,小拓迷上了摄影,于是他就在夏山学校自学了显像、冲洗,一整天十几个小时都闷在暗室里,研究冲洗照片的技巧,探索怎样拍摄和后期制作,可以给人以艺术的享受。长时间地探索,自然使他成了这方面的行家,洗出来的照片可以在同学们之间买卖,既赚来了零花钱,又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心。

很多事情的道理是相通的,在某一方面所做的深入探索和获得的成功乐趣,会迁移到学习和生活的其他方面,让自己越来越自信。为什么用2年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其他学校要整个学段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呢?就是因为孩子们相信,考试科目的学习也有很多乐趣,只要自己对这些学科也投入相当的精力,一定可以把握这些学科的核心特征,获得深刻的认知体验,获得对学科本质的深入理解。小拓通过O级考试不是个案,在夏山学校,像小拓这样长期不上课的学生很多,而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地通过O级考试。

现在学校的课程,将孩子一个整体的学习生活安排的满满当当,不给孩子留出一丁点闲暇的、自由探索的时空;在已有的课程中,每门课程都是3040分钟的时间,稍事休息一门新的课程的学习又接着跟进,这也使得孩子对某一学科的兴趣不可能深入持久下去。到底哪些课程是提供了孩子走上社会必备的知识基础,哪些课程不用学习孩子今后也会触类旁通,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也因此造成了课程的繁杂和肤浅。

第三,让孩子活出真诚

在夏山学校,不少从私立和贵族学校转来的学生,他们都有虚假的礼貌,但不真诚。见到校长或者老师的时候,会毕恭毕敬地问好、致敬。看到学校里的其他孩子非常自由地生活着,可以直呼老师或者校长的名字,可以随意选择去上课或者做自己的事情,他们很快就会变得放纵起来,破坏学校的公物、鼓动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学生做坏事……差不多要半年左右的时间,他们才会完全甩掉不真诚和对权威的尊敬,变成敢说敢为、活泼健康的孩子。

尼尔认为,从小就远离权威和胁迫,可以自由发展的孩子不需要经过这个不真诚和做作的阶段。夏山最大的特色可以说是孩子们绝对的真诚。活得真诚和对生活真诚都非常重要,而且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

敢说敢为、活泼健康的孩子不是那种缺乏教养的、没有礼貌的孩子。尽管在夏山学校,孩子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发展,但别忘了他们还有一个学生大会,学生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会拿到这个大会上进行讨论,一旦形成决议,所有的师生折不扣地执行。有一次一个学生犯了错误,学生大会罚他不能去看电影,等到镇上放电影的那天,他就老老实实地呆在自己的宿舍,坚守他和全体师生之间签订的契约。其实学校里已经人去楼空,他就是偷偷跑去看,不一定会有人知道。

获得真诚的孩子一定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有礼貌的人一定要有集体的意识,能替别人设身处地着想。礼貌不允许伤害别人,有礼貌也是真的有修养。礼貌学不来,它是一种潜意识行为。礼节和礼貌不同,礼节是可以学的,因为它是属于意识层面的,是礼貌的皮毛与表面装潢。在夏山学校,很少教孩子那些虚伪的礼节,但始终将真诚最为最为重要的品质。夏山的好礼貌是由自治产生的,每一分子都被迫经常注意其他分子的想法。夏山的孩子如果嘲笑一个结巴或跛子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其他学校的学生却非如此。那些一天到晚都说谢谢对不起的人,可能很少对别人有真正的关怀。

小拓回到日本后,在地铁中看到一群群和他同龄放了学的学生在车辆里打闹,肆无忌惮地说笑,在教室里看到同学们在课间的大声喧哗,有一段时间非常不适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是因为孩子在最需要自由成长的孩童时代受到压抑,虽然身体已经长成中学生,看上去像个大人,却往往对大人采取暴力反抗的态度,上述的行为就是其表现之一。强化“德育”,如果依然是采取现行的压抑学生个性的做法,是很难解决问题的。每个孩子都有一段时间是喜欢吵闹的,尼尔观察到这个年龄段在814岁之间,要让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里尽情地释放,无需反抗地渡过了这个阶段,他们自然就会变得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啦。

让孩子活出真诚,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真诚,需要教育观念的改变。

 

《飞吧孩子》  []坂元良江/  曹艺/  南海出版公司  2008.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浅说回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