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兴起男女分教
(2010-09-23 13:53:15)
标签:
男孩危机男女分教教育政策各方观点教育 |
分类: 海外短波 |
在 7月24日的博文中,我介绍了复旦附中学生李申儒关于“男孩危机”的研究。李申儒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市教育考试院获得的一系列数据显示,女生在学业成绩方面占绝对优势。见下表。
|
男生平均 |
女生平均 |
相差 |
2007年 |
431.69 |
449.29 |
17.60 |
2008年 |
471.50 |
491.00 |
19.50 |
2009年 |
483.84 |
505.19 |
21.35 |
这一现象不仅仅是上海,在全国各地都类似。不仅国内如此,在远隔重洋的美国也是如此。2010年3月,美国教育政策中心发布的一个研究报告显示,在可以得到测量数据的40多个州,2008年的男生阅读成绩皆落后于女生。在一些州,男生落后女生的差距达到了10%。该研究涵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唯一的好消息是,男女生的数学成绩基本上差不多。
男女分教
在过去的十年里,学习成绩的性别分化,被一些美国的专家和畅销书作家渲染成了“男孩危机”,一些教育工作者也将男女分教作为解决问题的良方,美国联邦教育部也于2006年颁布了关于男女分教的新规定。此后,男女分教在美国各地呈激增之势。据美国全国男女分教公立学校协会统计的数字,2002年,美国仅有十几所公立学校实施男女分教,但到了2010年,该协会的会员学校达到了540所。实施男女分教的学校主要集中在拥有大量少数族裔人口的城市学区,尤其是在美国东南部地区。
想象力学校是一所积极倡导男女分教的学校,甚至在学校的办学目标“让男生拥有跟女生一样的学习渴望”中,就可以清晰看出其“男女分教”的教育理念。在想象力学校,男生班和女生班的教学风格和课堂氛围皆有差别。女生班的教室墙壁颜色明亮,而男生班的教室墙壁则较柔和,因为“女孩易受颜色的刺激而兴奋,而男生却不易。”校长斯泰西·斯科特说。而在男生班,上课时男生可以有更多的走动。研究显示,男女天生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课堂教学能够照顾到男女生的不同特质,他们会学得更好——这一观点是男女分教的核心理由,也是引发争论的一个焦点。
三种形式
从美国全国来讲,男女分教主要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情况:男女生在同一校舍,但除特殊情况外男女生几乎全天都分开;
第二种情况:只在教授特定课程时把男女生分开进行教学;
第三种情况:单性别学校,即女校或男校,全校学生都是同一性别。
引发争论
赞同的观点:
莱昂纳多·萨克斯是倡导男女分教的一位知名心理学家,他认为,男女分教的一大好处就是,能够充分利用男女生各自的特点,使他们各自受益。例如,研究显示,女孩对听觉很敏感,因此很容易被闹哄哄的男孩子们干扰。
在他的著作《为什么性别要紧》一书中,萨克斯引用了弗吉尼亚理工大学1999年的一个研究。研究者发现,在某些能力如精细动作技能方面,男孩的脑部发育要比女孩晚几年。这直接导致男孩在学校里的不利处境。萨克斯说,很多男生的读写遇到障碍,是因为他们的发育还没有给他们作好准备。
反对的观点:
芝加哥医学院的神经科学教授赖斯·艾略特说:“男孩和女孩因为他们的脑有区别而学习方式不同的说法,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科学数据的支持。”艾略特说,“男孩的脑是要比女孩大,但他们的形体也比女孩大,心肺也比女孩大,因此,我对男女的脑部差异并不感到有多兴奋。夸大二者的差异,将他们视为来自不同的星球,是不准确的。”
在《粉色脑,蓝色脑》一书中,艾略特描述了《儿童实验心理学期刊》于2000年发表的一个儿童发展研究。在那个研究中,研究者让母亲们把自己11个月大的婴儿放在一个斜面上,以便能够让他们安全地爬下来,斜面的角度可以自行调节。结果是,女婴母亲放置的斜面,角度总是小于男婴母亲。其实,经过科学家的测试,女婴爬下陡坡的实际能力,跟男婴是一样的。
这个实验表明,男孩很可能是因为有家长的鼓励而显得“敢于冒险”,而女孩则可能是因为家长时常对她们感到紧张而变得小心有加。到了2岁的时候,男女孩对他们自身的性别已有了深刻的理解,且有了性别归属感。他们从父母之外的世界,包括祖父母、托儿所以及书籍等渠道获得的信息,强化了他们的性别规则。
研究显示,男孩和女孩倾向于喜欢不同类型的玩具。但这些差异原本没那么大,是我们的文化通过干预与强迫把差异放大了。“如果我们把男女孩放在一起教,我们便更有可能抹平这样的差异。”
更极端的行为:
针对联邦教育部关于男女分教的规定,自2006年以来,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对其提起过两次法律诉讼,且两次都获法院立案。“中小学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不惜作任何可能的尝试,而这仅仅是一种走捷径的方式——不过它不可能真正解决什么问题。”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妇女权益项目主任利若拉·拉皮德斯说。
男女合教还是分教,都与国家的教育政策直接相关。我们国家在解放前有很多女子学校,到现在基本上都不存在了,上海只有市三女中硕果仅存。
在英国,2005年的数据显示,女子私立学校女生在A-level各科考试中得A的数量,要比男女合校的私立学校的女生多出10%。看上去这样的数据有利于男女分教,但事实并非如此。批评者认为,造成此结果的原因不在于男女分教,而是其他诸如家长社会背景等因素。在过去的30年间,英格兰的单性别公立学校从近2500所缩减到400余所。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