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之处见精神·读《下一秒,遇见super老师》

标签:
super教师班级经营教学策略学生辅导自我成长亲师沟通教育 |
分类: 读书评论 |
——读《下一秒,遇见super老师》一书有感
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改革,教育机构费了不少脑筋,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评选优秀教师,台湾高雄市也是如此,开始叫“power教师奖”,后来改为“super教师奖”。在8年的时间里,高雄市评选出了34位power又super的教师,除了小学、初中、高中之外,也包括幼儿园、特殊教育领域的教师。
怎样让这些评选出来的教师发挥更大的作用呢?高雄市教师会的做法之一,就是提炼这些优秀教师的与人经验,让更多的教师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到power又super的。《下一秒,遇见super老师》就是这些经验的汇编。这是一本小书,看起来非常轻松,但一个个细小的教育故事,折射出来的是教育的大智慧。
1.将互动进行到底
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是学校最为动人的诗篇。学生来到学校,一个非常主要的目的就是借由互动,来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并最终认识自己。互动是心与心的交流,是通过双方的真挚的情感来支撑的。
历史课没意思,这是很多学生的共感。但邹玫老师的历史课,学生却“趋之若鹜”。邹老师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通过认识过去来关照今日,这才是历史教育更深层次的意义,因此我一直认为上课除了了解古往今来的历史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对周边事物的关注,以及思考、分析、判断、创造的能力。”
教师的教学,是受自己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所制约的。自己有怎样的教学观,就会上出怎样的课来。邹玫老师始终坚持“历史不是课本中的历史,有时也是个人的生命历程”,她让学生站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动线上,学会和历史对话,学会和生活对话,时刻关注生活的周遭,并以现在为起点,回首与前瞻。体悟到历史是与生活的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每接手一个班级,邹老师都要将自己的教学意图和学生进行仔细的沟通,让大家能够理解历史学科的价值,明白教师的教学意图。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沟通,历史课成了学生探究知识的一个乐园,学生们一个个争当“土鸡”,而不愿意做“饲料鸡”。
还不仅仅如此,邹玫老师另外一个互动的绝招就是“借卡传情”。在重要的节庆日里,学生都会受到邹老师送给他们的卡片,就是在平时,也会针对学生个体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送一张卡片。这些卡片有些是给个人的,有些是给全班的;有些是从外面买来的卡片纸,有些是自己亲手制作的;有些是三言两语激励的话,有些是教师选出来觉得很好的小文章,当然还有长如书信的长篇大论……邹老师坚信:教育的奇妙在于播下好种子,它总会在学生心中悄然长大。事实上也是如此,在教师的熏陶下,孩子们也开始给邹玫老师写卡片了,一个个心中的小秘密,一个个成功经历的分享和失败挫折的感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也让邹老师的教育教学更加魅力四射。
2.呵护孩子脆弱的心
吕美云老师在新接手一个班级的时候,总会和孩子们一道讲故事,唱歌,在活动之中体悟做人之道。其中有一首歌《月亮在看你》是保留节目,“要知道天知道心就会知道,月亮在看你”的歌词,感动着班级里的所有人。小明过去有拿人家东西的小毛病,听吕老师的这节课之后非常感动,主动找到老师,说出了自己以前的愚蠢举动。
但是,承认过去并不代表自己今后不会再犯。有些事情成了习惯之后是很难改变的。不久,在班级里又发生了丢钱的事情。吕老师找到小明,和他一道重温《月亮在看你》这首歌,让他帮着老师去找丢失的钱。很快,钱找到了,老师将小明、丢钱的人叫在一起,让小明私下里向对方道了歉,并保证相互之间都不再提这件事情,大家都去做一个诚实的人。
小明偶尔还是会再犯,但间隔的时间越来越长,渐渐地,他记住了“要知道天知道心就会知道,月亮在看你”的默契。
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想起了在我区的学校里,也出现过类似的事情。班主任也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事情发生之后,他没有在全班同学之间进行盘查,一个个问话,而是让孩子们就钱丢了这件事情写一篇作文,体会丢钱人、拿走别人钱的人的不同心理状态,并推测这些钱是否还会回来。到了中午的时候,丢失的钱悄悄地回来了。
孩子第一次去拿别人的东西,大多数的情况并非心存恶意,而很可能就是出于好奇,想拥有这件东西。拿别人的钱,可能是因为看中了一件心仪的物品,没有办法直接得到,要用钱去购买。在一时冲动的情况下,他是不大考虑后果的。如果我们马上给他贴上“小偷”的标签,会让全班同学甚至全校的师生对他“另眼相看”,在这样的氛围之中,他就是再有向上的心,也会被怀疑是虚伪的。得不到师生的认可,在正路上走起来很“艰难”,他就会在邪路上愈走愈远。一些孩子走向歧途,教育难道没有责任吗?
呵护孩子脆弱的心,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但努力做到这一点,意义非常重大。
3.学会检讨自己
施昌瑞老师在书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
一个学生,早自习开始10分钟之后,才满头大汗地来到教室的门口。施老师未加询问就对他的迟到进行了一番指责。看到昨天要求他去剪断的头发依然如故,心中更是生气,连带着又将头发的事情说了一通,才让这个学生入座。
早晨的晨会,全班同学都站在操场上。晨会的内容很无趣,学生们显得有些浮躁。但看到这位同学举手去擦头上还在冒着的大汗,施老师又用严厉的目光瞪着他。
第一节课上课铃响了之后,施老师看到这位同学从小店里买了面包和牛奶,急匆匆地往教室里赶,经过自己的身边时叫了一声“老师好!”就急忙进教室了,施老师当场皱起了眉头。
施老师上课的时候,看到这位同学的成绩略有下降,尽管接卷子的时候,已经看到他眼角的泪光,但施老师还是不为所动,鞭子无情地落在了他的手上。下课后,还对他的衣着、负责的清扫工作等横加指责。
直到放学,这位同学那细弱的“老师,再见!”的声音在施老师的耳边响起的时候,施老师看着孩子那稚气未脱的脸,渐行渐远的瘦小身躯,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愚蠢,用如此粗暴的方式对待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考试、成绩早已充塞我整颗心,而关爱、宽容则渐渐在流失之中。任教多年来,忽视人性、挑毛病、严厉指责的情况一直习惯性地在我身上发生,对待狱卒般的管理方式取代了教育热诚,我心里感到一阵阵的羞愧。”
这样的事情,在不少教师的教学工作中,是不是已经司空见惯?尽管每天在校园里、在教室里看着自己所教的学生,但教师对这些学生可能根本都不了解,对他们的生活状况也是一无所知。我们一直说教育要“以人为本”,但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上时,更多的还是以教师的“主观臆断”为本。如果教师觉得学生为何老是会犯错误,首先应该检讨的是教师自己。
“经验+反思=成长”。经验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最重要的来源,反思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的最根本的机制。要想成为一个power又super的教师,一定要学会检点自己,在反思中成长。
《下一秒,遇见super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