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项目启动
(2010-05-21 11:50:49)
标签:
作业系统项目研究启动教育 |
分类: 课程教学 |
昨天在市教研室呆了8个小时,从上午9:00一直到下午17:00,就为了一件事情——“上海市中小学作业系统的研究”项目方案的论证、和区县的交流、后续工作的安排等。领导将这一项目的管理责任交给了我,我无法推辞,只能尽力去做。前几天,我起草了项目的实施方案,通过邮件发给了本项目核心组的成员,为今天的会议奠定了基础。
上午召开项目核心组成员会议,就我初拟的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论证。我从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突破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策略、研究成果、项目责任分解等七个方面逐一向大家做了介绍。会议的讨论非常热烈,12位项目核心组成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项目的实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形成共识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项目的突破点
明确以下三点为本项目的突破点:一是作业的类型研究;二是作业的层次研究;三是作业可解释性的研究。其中,作业的可解释性是本项目研究的核心价值所在。
第二,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系统研究,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关注作业内容的系统和作业实施的系统;二是行动研究,强调“计划—实施—反馈—调整—再计划……”的循环推进;三是项目策略,是具有工作推进要求的研究,又是具有研究要求的工作,边研究边培训边实践,项目推进和工作要求同步开展;四是案例研究,善于挖掘实践中的典型案例,重视发挥案例的诠释、指导作用;五是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从案例开始——向学科、学段发展——形成区域的成果——市项目组统整——最终形成市级成果。
第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作业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二是作业编制的研究;三是作业可解释性的研究;四是作业水平标准的制定。
第三,预期的成果形式
主要包括:对作业概念、功能等的界定;作业案例;作业设计的指南;作业编制的指导纲要;作业库的建设和完善。等。
会议一直开到中午12:00,简单地吃了午饭之后,我立即修改提前准备好的项目方案PPT,以便下午和各个区县的项目负责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紧赶慢赶,终于在下午的会议开始之前完成了修改任务。
下午的会议有三个议程:一是请部分区县的项目负责人介绍本区的项目方案和已经做过的作业案例,并接受与会专家的询问;二是由我向大家详细介绍市级项目的实施方案,并请领导对项目的实施提出要求;三是工作布置,分别对区县的子项目建设和核心组下阶段的工作提出计划和要求。
开展全市性的项目研究,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充分的交换思想,项目核心组的成员要加强交流和沟通,做到思想统一;区县在项目实践中有自己的构想,但如果不和市级项目同步,则有可能出现南辕北辙的结果,因此项目核心组和区县项目负责人的沟通也很重要;区县的项目光靠两个负责人肯定是做不下去的,要组建区域的项目组成员,这些成员是否理解市级项目的意图也很关键。作业系统研究是一个全新的项目,如果大家思想不统一,就有可能草率实践、最终将一堆作业题和练习册交上来充数的结果,这是本项目研究最不希望看到的结局。
开展项目研究,关键是勤于实践。不能总等着什么问题都想清楚了在开始研究,到了那个时候也就不需要再进行研究了。先将大的方向想好,就要抓紧时间动起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困惑,然后设法去解决。正是出于这一思考,我们今天特意给每个区县、每个项目组的成员都布置了任务,让大家动起来。
用领导的话说,作业是“熟悉的陌生人”,教师每天都和作业打交道,但有多少人能就自己布置的作业做出解释呢?教师能说明某一道作业考查的是什么样的教学目标,作业本身有哪些功能,自己选择这一作业的教育学价值和测量学价值,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吗?本项目研究就期望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从而深化课程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并让教师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