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业的目的

(2010-04-14 09:30:00)
标签:

作业目的

巩固知识

促进思维

自觉学习

深刻体验

教育

分类: 课程教学

在教学的基本环节中,作业是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作业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未必能够说得清楚。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学生作业量过大、负担过重等一系列教育问题。

我以为,作业的目的有四个:

第一,与遗忘做斗争

在学习识记完某一知识后,遗忘就开始发生,尤其在起始阶段遗忘的速度较快。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滨浩斯对记忆的保持规律做了重要的研究,得到了如下规律:

艾滨浩斯遗忘规律结论表

学习后的时间

20

1小时

8小时

24小时

2

6

31

记住率(%

58

44

36

34

28

25

21

遗忘率(%

42

56

64

66

72

75

79

这一规律给我们的启发是,如果某一知识点是后续学习的基础,需要记忆,则在学习完该知识点之后应及时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这样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时间就能复习巩固一次。如果等所学的内容全忘了之后才去布置作业进行复习,就等于重新学习一次,此时所花费的时间就会很多,学习的效率就比较低。

第二,促进思维的巩固和形成

课堂上给学生介绍的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当下是很难消化和接受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作业,通过完成作业的过程来体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体悟方法的重要价值。

作业要能做到促进学生的思维,其基本的前提就是讲练结合,老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是经过自己认真挑选的,和课堂的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作业的设计是有梯度的,思维层级低作业在前,思维层级高的作业在后,便于学生拾级而上;作业的讲评和再使用也是紧紧围绕思维能力的培养展开的。

第三,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前些年风行“四驱车”,我的孩子购买了几辆四驱车的零部件,经常熬夜进行组装、搭配,以便于车能跑的更快一些。让他早点休息,他也不听,依然兴趣盎然地忙碌着。我当时就想,如果我们的作业,也能让孩子如此的痴迷,那他会说累、会说作业负担重吗?当我们在批判外界给学生的诱惑太多,使得学生不能安心学习的时候,也要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在教学、作业等设计上下过功夫,吸引学生关注学习?

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的自觉行为,首先应该在作业的编制上下功夫。比如说平方根的计算,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种新的运算法则,接受起来并不容易。如果我们变换一种方式,是否会将纯记忆的、枯燥无味的作业变得非常有趣呢?

案例:

因为413330,进行了2次减法运算,所以√42

因为918835550,进行了3次减法运算,所以√93

因为16115153121257770,进行了4次减法运算,所以√164

……

由此可知,√25=?√36=?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话学生一定是会问出来的。当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想把这个问题搞清楚的时候,自觉学习行为也就产生了。

第四,获得深刻的认知体验

我已经多次表达这样一个观点:学问只有到达一定程度的深度,学习者才会玩出兴趣。只有玩出兴趣,学习者才会沉浸其中。只有沉浸其中,才能促进人的知性成熟。一个知性较成熟的人,便有自学的能力,也逐渐能够独立思考。

所谓学问要达到一定的深度,实际上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获得深刻的认知体验。体验越深刻,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把握的就越清晰,对知识相互联系的判断也就会越准确,而这正是促进内在学习兴趣的动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