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次挨打

(2010-02-15 10:45:26)
标签:

春节记事

母子聊天

过往故事

家庭教育

情感

分类: 我的心情

年初一的下午,和妈妈在家里聊天,听妈妈讲述自己家里、街坊邻居以及亲戚朋友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向妈妈汇报自己这段时间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村子里有这样一个家庭,婆媳之间因为一点小事而争吵不休,以至于儿媳妇常年不在家里吃饭,跑到自己母亲家里去了。矛盾的尖锐还导致了孙子对奶奶的不满,时不时就会看到孙子辱骂奶奶的现象。这样的状态,导致了婆媳之间更大的怨恨、不满和对立。

这个家庭里的婆婆,常和我母亲聊天,她非常羡慕我们的家庭氛围:母亲在家里操持家务,孩子和儿媳在外面忙工作,孙子辈读书求学,整个家庭和和睦睦,很少听到家庭之间不和的闲话以及相互之间的争吵声。

谈到我们的家庭氛围,母亲还是很开心的。不管是几个儿子组成的家庭还是嫁出去的女儿加入的家庭,我们都能较好地处理家庭之间的各种矛盾,长幼有序,宽容大方,相互之间没有明争暗斗,有的是相互的支持和帮衬。不管哪一个家庭有了困难,其他家庭总是千方百计地提供帮助,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大家相聚在一起,也非常的开心和愉快。我经常通过电话和兄弟姐妹联系,没有人会搬弄别人的是非,有了好的消息大家一同分享,有了不愉快的事情大家共同承担。7个子女,7个家庭,团结的就像一家人一样。

家庭的和谐氛围,与父母亲的严格要求与悉心培养是分不开的。父母亲有自己的育人要求,但他们都是农民,没能总结出几条待人处事的标准,也不会像教师那样循循善诱地启发和引导,凡是认为我们做得不好的事情,照例是一顿劈头盖脸的批评,甚至是一顿揍,就是在这样的打骂之中,我们慢慢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逐渐走向社会。

母亲问我在参加工作之前挨过父亲多少次打?说实在话,我还真是记不得了,我能记得的就是上大学的那年春节,大年初一挨了一顿打。母亲告诉我,我总共让父亲打过三次,每一次都让母亲心疼的不得了,父亲打了我之后,一定伴随着母亲对父亲的一次“发飙”。

第一次是因为吃“豆馍”而导致的。也是春节,因为父亲爱吃包有各种豆类(绿豆、赤豆等)的豆馍,每年春节的时候,母亲总要给父亲蒸一些。小小年纪的我,看到父亲吃豆馍,就吵着问父亲要。父亲看我想吃,就掰了一小半给我。像很多年纪小的孩子一样,看到豆馍被掰成了两半,而且自己只分到一掰小的,那肯定不愿意,因此就大闹了起来。父亲看到我得寸进尺,也恼火了,拎起来让我趴在他的腿上,对着屁股就是一阵抽。

第二次应该是夏天。有一次我的三姑到家里来走亲戚,临回去的时候逗我,说要带我到她家里去住几天。我肯定还不能区别是真心让我去住,还是在逗我,听到三姑说要带我到他们家里去,就吵着一定要去,而且说走就要走。父亲肯定呵斥我了,但我一点也听不进去,执意要走,父亲情急之下,一个巴掌就下去了。据母亲说,一个巴掌的直接效果就是屁股上五条非常清晰的红指印。这下子让母亲发毛了,立刻就和父亲吵了起来。

第三次被打的事情我曾在去年春节期间写的一篇博文“拜年”中提起过。那是自己考上大学的第一个春节。大年初一吃了早饭之后,父亲要求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一道去长辈家中拜年,那是我比较“叛逆”,认为磕头拜年是搞“迷信”,不愿意去,所以和父亲出现了争执。父亲的脾气很暴躁,我也有点犟,几句话没说,父亲的火就给点着了,顺手抡起一根皮带就向我抽了过来,我还觉得非常委屈,但又要顾忌父亲的身份,就站在那里不动,嘴里还说着:“你打吧,把我打死我也不去。”这句话真是火上浇油,使得父亲更加用力地抡起了皮带。我的母亲见势不对,马上跑过来紧紧的地抱住了我,才让父亲硬生生地将皮带收了回去。

才被打了三次就给“培养”出来了?我有点不敢相信呢。不过当时我是家中的第一个男孩,母亲“宝贝”的不得了,对我成长的历程记忆犹新,我想她肯定不会记错的。

当然,打骂只是生活中的一些小插曲,我们兄弟姐妹能有今天,更多的是父母身体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我的父母还是非常称职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了解家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