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业漫谈

(2010-02-09 15:31:21)
标签:

作业设计

作业价值

设计依据

长作业

作业五环节

个性化

作业功能

教育

分类: 课程教学

——上海基础教育研究小组活动纪实(之三)

 

    研究小组讨论的第二个专题是“作业设计”。具体的安排如下:

    1.主发言:周增为(浦东新区教发院常务副院长):“作业的价值与设计的技巧”

2.拓展发言:

A.常生龙(虹口区教育局副局长):“当前的作业缺失了什么和负担的思考”;

B.夏惠贤(长宁区教育局副局长):“从默会知识角度看作业设计的思路”;

C.王洁(市教科院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布置作业对教师究竟是一次怎样的考验”。

3.自由发言

4.点评:颜慧芬(市教委基教处副处长)

5.总结:张民生(市教育学会会长)

关于作业的设计,大家在发言中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为大家提供了不同的观察视角。现综述如下。

 

周增为院长在发言中,特别强调了对作业价值的理解以及作业设计的基本依据。她还从政治、历史等多学科的角度,选择了中外作业设计方面的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关于作业的价值,周院长认为要从以下5个方面来加以理解:1作业是教学的一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既是一种教学方式,又是一种课程评价;2)作业的设计下位基于学生起点,中位基于教学目标,上位基于课程目标,无论怎样,都不是基于考试要求;3)作业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更体现学生学习的核心价值和所体现出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关系;4)作业设计反映教师的课程意识和执行能力,教学有效不是单指课堂教学的实施,而是包括作业设计、作业指导、作业评价等要素在内的系统有效;5)对不同的学生,不是看作业的要求有何不同,而是看评价的标准如何界定。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周院长提出了作业设计的基本依据:1)基于知识的逻辑结构和结构的转换与表达;2)基于能力分级分类的表现方式;3)基于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分析和综合;4)基于课程价值的整体结构的设计。

夏惠贤副局长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波兰尼的新知识观:“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言传的”。有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一类是明确知识,一类是默会知识。明确知识是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知识,默会知识则是那些未被表述的知识。从评价的角度看,只有从“明确知识”到“明确知识”才可以用纸笔测验或者标准化考试来进行,其他的(从“明确知识”到“默会知识”;从“默会知识”到“明确知识”;从“默会知识”到“默会知识”)则要通过“做中学”的方式才能得到评价,这就为我们的作业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

常规书面作业(短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的知识,用运用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其主要特点为识记-复习-迁移。在作业设计中,除了认识短作业的价值之外,还要从培养学生默会知识的“长作业”角度进行思考和设计。长作业注重学生所学知识的应用,以及在应用知识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和积极个性心理特点的形成,这其中都与默会知识有关。夏局长还特别提出了设计长作业的三个途径。

我在发言中,提出了作业的五个环节——编制、布置、练习、批改、讲评。认为很多教师对“作业”五环节的研究不够,这是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因素之一。

我具体分析了教师在每一个环节上存在的缺失,分析了因为这些缺失而导致的学业负担家中的现状,并对如何改变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王洁的特长是案例分析。她首先列举了一些案例,说明教师对待作业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她所提出的问题很值得一线的教师思考。比如说:

1)布置作业时,学生在哪里?很多教师布置作业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过学生在哪里,总是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来布置作业。作业是学生要做的事,没有了学生声音的作业,是很难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

2)教师是否考虑过家庭作业对学生意味着什么?每个教师都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拼命地布置家庭作业,以期得到提升学习成绩的目的。为什么要布置这一道试题,它能解决什么问题,它对当下的学习意味着什么?学生作业的过程有多少的艰辛?以为教师的不了解,才导致了作业布置上的随意。

3)只有当学生理解自己被期望成什么的时候,他才会加倍努力地投入其中。作业也是这样,学生只有理解了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明确了做这些事情的价值,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哪怕睡很少的觉都不觉得累。

颜慧芬副处长认为,作业是教学的一个环节,学生负担过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被作业”了。作业的过程,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她特别举了一个案例——个性化的“卡片式”作业。怎样在群体式的教育背景下开展个性化的作业辅导?她采用了给学生发卡片的方式,不同的学生发给他们不同类型的作业卡片,并且逐个面批,这种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张民生先生从三个方面对“作业设计”进行了阐述。

第一,讨论作业的价值何在?全国已经进行了八次课程改革,上海也在进行第二次课程改革,这其中,课程内容、课程形式等的变动很多,唯有作业基本上还老面孔,因循守旧,与课程改革的趋势不相符合;当前的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频繁的考试、浩瀚的题海,搞得学生无所适从,这些都与作业有着直接的关联,也是教育必须改革的核心。

第二,作业的功能有哪些?能否做一些更细化的研究?首先,作业是学习的过程,知识的巩固与应用,明确知识向默会知识的转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等,都要通过作业来实现;其次,作业具有诊断的功能,这一点非常重要。它可以诊断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可以诊断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方面,我们很落后,要加强研究和学习,特别是学习PISA等测试项目的诊断经验,为我所用。其三,作业的选拔功能。从古到今,这一功能都是人们非常关注的,今天依然重要,不能因为谈素质教育就避而不说。关键在于怎样实现正确导向基础上的选拔。

第三,作业必须考虑学生。教育的现代化,关键看学生学的如何,负担如何,学生的状态是现代化最根本的判据。作业的改革势在必行,通过作业的改革,会带来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这是一个双赢的工作。现在的教师不大会命题,师范院校是有一定的责任的,因为在大学里没有教授专门研究作业和命题,也没有这样的课程。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方面的改革,都会牵动系统中的方方面面,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会有成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特色学校之辩
后一篇:开博四周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