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不太满意的招数

(2009-10-10 09:05:34)
标签:

学习

好高骛远

支招

教育

分类: 课程教学

最近,一位家长给我发来了纸条,让我就孩子的学习问题给她支一招。这个问题很常见,但要妥善解决好却不容易。现在将问题和我的回答公布出来,也希望大家一道来支支招,找到一些更有效地办法来。

问题:最近孩子有点好高骛远,总想做难题,简单的看不上。考试老丢分。不知博主有什么好招?支我一招?谢谢了!

回答: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孩子总想做难题,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信任,是对学科学习的一种兴趣。这样的自信和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家长首先不能随意指责,让孩子感到心烦。

有两种方法或许可以让孩子意识到基础的重要性。

方法一:孩子喜欢做难题,就给孩子精心选择一些确实有难度的题目,让孩子去做。“精心选择”的含义是:这些题目中都要求对相关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有清晰的认识,如果这些概念不清晰,做起来就很容易出错。孩子在做这些题目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切入点。帮着孩子认真分析错误出现的原因,告诉孩子哪些错误是由于不重视基础造成的。几次这样的训练之后,孩子就会自行反思,并逐渐改掉“好高骛远”的习惯。

方法二:就最基础的知识和要求,精心设置一些问题,让孩子在自己感觉很笃定的时候做不正确。孩子容易出错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前概念作怪。在没有开始某一知识学习之前,孩子已经在日程生活中获得了关于这一知识的一些认识,这些认识和正确的知识之间是有一定的差距的,甚至是错误的。当老师讲这些知识的时候,孩子感到自己已经知道了,并没有认真听讲,也没有得到正确的概念,因此后面每遇到这一问题就会犯错误。二是孩子的思维比较活跃,跳跃性比较大,老师上课讲解知识的时候,为了照顾全班同学,推进的速度比较慢,孩子隔三岔五地听一点,就大致了解了所讲的内容,但这些了解是不系统的,对基础知识的认识也是不全面的。第三是课后的巩固不到位。感到这些基础知识非常简单,课后就不大注意复习巩固,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将这些内容给忘记了。……上述的这些原因,在不同孩子身上体现的程度是不相同的,找准原因,对症设计问题,让孩子在出错的过程中有所体悟,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

但是,这两种方法,对于家长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一是家长常常对一门具体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知识体系了解不够。像我这样一直在教育系统工作的人,也只是对高中物理这一块知识有一定的认识,换一门课程我就没有发言权了。家长在不了解学科知识的情况下,去指导孩子的学习,是非常困难的。二是家长对孩子学习中出现困难的原因分析,常常不能把准脉,这一方面不利于对孩子的学习指导,另一方面还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即使是教师,要依据上述两种方法来对学生加以引导,也是很不容易的。教师自己每天要面对几个班级的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共性的问题,每天所想的是怎样让这些班级整体的学习水平有所提高。教师也会关注到一个个个体的情况,但这种关注和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关注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家长的眼中就只有这一个孩子,可以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一个孩子的身上。另外,教师可以命制出一些系列的、针对性很强的试题,但要花费教师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首先要保证的是班级集体的教学。在个体的指导和集体的学习之间达到一种和谐,并不是一件容易做的事情。

一个有心的家长,一个对学生个体差异非常关注并乐意花费精力进行研究的教师,当两者能够充分的沟通和协作的时候,或许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不知道哪位还有更好的招数,请赶紧支招,让大家一道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