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芝诺悖论

(2009-09-12 13:15:53)
标签:

芝诺

悖论

辩证法

杂谈

分类: 他山之石

芝诺(Zenon)是古代希腊埃利亚学派著名哲学家巴门尼德(Parmenides)的学生。他的生平神秘,缺乏可靠的文字记载。柏拉图后来在他的对话《巴门尼德》篇中说:“巴门尼德年事已高,约65岁;头发很白,但仪表堂堂。那时芝诺约40岁,身材魁梧而美观,人家说他已变成巴门尼德所钟爱的了。”芝诺提出了四个著名的悖论,称为“芝诺悖论”。

    1.悖论一:“两分法”

    向着一个目的地运动的物体在到达目的地之前,首先必须经过路程的1/2:然而要经过这点,又必须先经过路程的l/4点;要过l/4点又必须首先通过1/8点……如此类推,以至无穷。

    结论:路程是不可穷尽的。运动着的物体永远达不到目的地。

    2.悖论二:“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

    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善跑的英雄。在他和乌龟的竞赛中,如果让乌龟先跑一段路程,当阿基里斯到达乌龟所处的位置时,乌龟已向前移动了一些;当阿基里斯再跑完这一段时,乌龟又往前跑了一段……因此,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

    结论: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快慢之分。

    3.悖论三:“飞矢不动”

    芝诺问他的学生:“一支射出的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那还用说,当然是动的。”

    “确实是这样,在每个人的眼里它都是动的。可是,这支箭在每一个瞬间里都有它的位置吗?

    “有的,老师。”

    “在这一瞬间里,它占据的空间和它的体积一样吗?

    “有确定的位置,又占据着和自身体积一样大小的空间。”

    “那么,在这一瞬间里,这支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不动的,老师。”

    “这一瞬间是不动的,那么其他瞬间呢?

    “也是不动的,老师。”

    “所以,射出去的箭是不动的?

结论:飞矢停驻在它飞行路程的不同位置上,而非飞向终点。

4.悖论四:“运动场”

假定有3系列物体ABCDEFGHIJKL,各个系列中每个字母的大小均相同。EFGHIJKL系列速度相同,运动方向相反。如图: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由条件可以显见,I到达A的时间与H到达D的时间相同,但是H运动到D只移动了两个字母,而I运动到A时,相对于B则移动了四个字母,因此:IJKL系列的运动时间又应当是EFGH的两倍。

    结论: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

芝诺悖论在历史上第一个运用悖论进行诘难,并引发了长久的思索。亚里士多德称芝诺为辩证法的创始者。

 

芝诺悖论之所以被称之为“悖论”,他自己也被后世称为“诡辩论者”,是因为他的悖论完全违反常理,但是,人们又不知道如何才能反驳他。经历了2000年左右,才由牛顿、莱布尼茨等人的微积分学找到了真正错误所在。

比如说“飞矢不动”,这个悖论最关键的地方,是所谓“瞬间”。理论上的物理学“瞬间”意思是时间长短为零。而在实际中,时间长短永远不可能为零,这种理论的假设永远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假设芝诺所说的“瞬间”可以用照相机拍下来,只要曝光及快门速度正确,每一张照片里,飞行的箭似乎“确实”是“不动”的。但是,这正是造成我们错觉之所在。不管照相机多么先进,不管高速摄影快门速度多块,现实之中,它永远不可能是零,它肯定有一个确定的时间段。而在这个时间段里,箭肯定移动了一个距离。照片中的箭之所以看起来是静止的,是因为移动的距离太小,即使有所模糊,肉眼也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阿基利斯追不上乌龟”这个悖论,从理论上说,芝诺只做了“微分”,而没有做“积分”,也就是说,他的工作只做了一半。而且,他还偷换了概念。在前面提到的无穷小里,芝诺在乌龟那里只部分强调了“不等于零”的概念,而在阿基利斯那里只部分强调了“趋近于零”的概念。换句话说,芝诺在同一个问题中,采取了两个不同的标准,得出悖论就很正常的。而这种不同的标准,其实是一个概念的两个方面。

其他的两个悖论,你能解释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