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场静悄悄的阅读革命正在发生

(2009-08-21 21:31:42)
标签:

阅读革命

电子书

数字图书馆

数字化阅读

文化

分类: 我的心情

8月中旬,以“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为主题的2009年上海书展,在上海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全国有470多家参加了本次书展,切丽.布莱尔、渡边淳一、易中天、陈忠实、南派三叔……无论政届风云人物,还是文坛耆老名家,不管是纯文学作家,抑或网络写作红人,齐聚上海书展,造就了上海书展不拘一格推好书、热热闹闹说文化的独特景象。

在这热火朝天的氛围之中,不知道参加书展的出版社、作者以及广大的读者是否意识到,一场阅读革命正在静悄悄的进行着。这场革命发生在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书本上,一个人可以背着一座藏书数万册的图书馆周游世界,而负担不会超过5公斤;这场革命发生在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报刊上,一个人可以不需要订阅,也不需要邮递员,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世界各国各种各样的报刊;这场革命发生在具有200多年历史的电话上,一个人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电话读书、读报、看电影、边写边发文章;这场革命正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让阅读变的越来越便捷。——引导这场革命的就是数字化。

1.电子书

如果仔细追溯电子书的历史,1971年开始的古藤堡工程(Gutenberg Project)也许是其发源,其理想是提供最简单、最方便的图书传播方式,让地球上的任何人都能够通过网络和计算机得到想要的图书。

1987年,第一部真正的商业电子书诞生,这本名为《下午》的电子书通过5寸的软盘发行。1993年,格伦(Glenn Hauman)创办的目录字节公司(BiblioBytes)是世界上第一个数字图书出版商,自1993年以来,专门出版电子书的公司层出不穷。1998年,火箭阅读器(Rocket)问世,改变了电子书市场的结构。在此之前,电子书只能通过计算机阅读。从此之后,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下载,通过便携的工具阅读。有专家预言:到2018年,90%的印刷图书将推出电子版本。

进入21世纪之后,越来越多的传统出版企业转型,在推出印刷版图书的同时推出电子版本,20世纪的电子出版与印刷出版的界限消失了,电子书成为了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向电子版本转向是时代潮流,势不可当。

《大英百科全书》诞生于1768年的苏格兰,如今在美国出版,是一部公认的学术性百科全书。1990年,《大英百科全书》印刷版销售额为6.5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随后的6年间,它的销量以每年10%的速度下降。为此,大英百科全书公司推出了5种版本,其中3种为电子版本:光盘版本(CDDVD)、大英百科全书网站(www.britannica.com)及其学生版本和4种文字版本(法、日、朝、汉)。目前,印刷版销量为1990年的10%,定价由1500-2000美元降到50美元。

德国《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法国大百科全书》等三大百科全书的印刷版本发行量也明显下降,经营不得不转向以电子版本为重点,乃至停止出版印刷版本完全仰赖于电子版本。在上海书展的排行榜上,我看到《现代汉语词典》依然是人们追捧的对象,不知道这种状况还能维持多少年?

2.数字图书馆

1988年,美国研究优先协会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数字图书馆这一词汇。目前,数字图书馆基本上由两类组成,一类是纯数字图书馆,包括古藤堡工程、珀尔修斯工程(Project Perseus)、电子书志目录(ibiblio)等;另一类是由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等实体图书馆为主体建设的数字图书馆,如欧洲图书馆、美国图书馆等。

古藤堡工程是最早的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创始人米歇尔(Michael Hart)设想有朝一日公众都能接触计算机,于是他决定将书籍电子化,供能够上网的人们自由使用。珀尔修斯工程于1985年启动,是美国达夫斯大学(Tufts University)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主要收集人文科学方面的数字化图书资料,早期重点收集古希腊图书文献,目前重点收集希腊语、拉丁语和阿拉伯语图书资料,在柏林、芝加哥等地建立了镜像站点。

美国国会图书馆早在1995年就启动了数字化图书馆项目,将大量的美国珍贵文献资料数字化。欧洲图书馆于2001年启动建设,它是完全依赖网络和欧洲大陆实体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目前已把近50个国家的图书馆连接起来,提供免费的检索服务。2006年,欧盟提出,期望欧洲图书馆成为欧洲数字图书馆,将欧洲所有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方面的数字资源集中起来,成为向全世界展示欧洲多样文化遗产的窗口。

3.数字化阅读

最近发布的《英国临时数字化报告》指出,数字化关系到民族或国家的战略地位,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竞争力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关乎公平的重大社会问题。民族的数字化生存、版权的法律保护、技术保护、正版意识培养成为数字化阅读面临的重大议题。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以往模拟格式的影像、录音、文字等制品随着复制次数上升而导致复制品质量下降的现象不复存在,无论复制多少次质量都有保障,这样使得非法复制品市场在世界各地都红红火火。与此同时,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文件共享工具的普遍使用,这种非法的发行或传播渠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正版数字产品的销售,数字产品的版权保护日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面对着数字化阅读的新天地,我们准备好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