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中听课项目”总结推进活动

(2009-07-10 11:32:30)
标签:

杂谈

分类: 课程教学

——2009年暑期初中校长书记培训侧记(二)

 

在暑期初中校长书记培训活动中,对“初中听课项目”的阶段总结和分析,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为了进一步改善当前初中学科教学的现状,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从去年11月份开始,区教育局启动了“初中听课项目”。具体的做法是:

第一,组建专家听课组。聘请了36位专家,其中一半是退休教师,他们原来都是有一定声誉的担任过教研组长以上工作的高级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乐于奉献;另一半是在职教师,绝大部分是本区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第二,组成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听课组,逐一对我区初级中学的所有语数外教师进行听课指导。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初中11所学校的听课工作,一共听了近1590课,获取了大量一线教学的信息和素材。

第三,每两位专家组成一组,连续听一位任课教师6节课(每人听3节,不重复)。每听好一节课,都与任课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师生交流、教学基本功等方面展开及时的交流与沟通,为教师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在项目实施之初,一些学校的教师包括领导还是有一些想法的,思想负担也比较重。有一位教师还给我写了一封信,坦言这样的听课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希望我能慎重思考他的呼吁,取消这一项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压力和负担?其一,连续听6节课,看到的是这些老师平是教学真实的一面,如果教师自己对教学都不够自信,当然不愿意别人来听了;其二,教师们很担心这样的听课会和他们今后的工作岗位直接挂钩,不由自主就有一些防备的心态;其三,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课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连续被人听,备课的强度比平时要大很多。针对这些想法和压力,我在几次的校长会议上,反复介绍了项目本身的意义和预期的几个目标,首先取得校长和教导主任的支持,然后再请他们去稳定教师的紧张情绪。几个学校的听课之后,教师们对这一项目有了更多的认识,心理压力比开始小了很多。

11所学校的听课任务完成之后,中教科专门安排了一次被听课教师的不记名问卷调查,请他们对这一项目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是其中的一些数据:

被听课教师自认为收获比较大的几个方面依次是有益建议85%)、自身问题66%)、专业素养51%)、思想碰撞44%)、更有信心40%)。

对今后教学过程产生有益帮助的选择比例由高到低为教学策略74%)、课后反思60%)、对课标和教材的进一步理解59%)、课前准备58%)、“控班能力”(20%)。

有没有因为有人听课而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计划?调查结果显示,71%的教师没有改变,呈现给听课专家的就是自己的常态课。

对听课项目组专家的总体满意度86.6专业水平的认可度为87%、指导态度的满意度为90.8%。这三项数据表明,这一项目是得到一线教师充分认可的。

期待和建议中,被听课的教师呼声最高的是提供机会76%),可见一线教师们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提供的机会是多么得期待。同伴互助52%)是新时期校本教研的三个要素之一,看来,学校的教研组建设,如何切实发挥好团队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其他的几个选项依次为:专业环境(49%)、教研活动(43%)、转变观念(37%)。

三个听课组的组长为项目推进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为了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情况,每到一所学校,他们都尽量争取听到每一位教师的课,十分辛苦。听课活动也使得很多一线的教师和专家组的成员接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不少一线教师在听课任务完成之后,讲专家们的联系方式留了下来,有问题就向他们请教,他们虽然工作任务繁重,仍然非常开心地予以解答,一些专家还因此收了徒弟。同时,专家们还十分关心学校的教研组的建设,抽时间与教研组长交流如何建设好教研组。

11所学校的课听完之后,项目组进行了多次的讨论,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64日,项目组已经给教育局领导、教师进修学院的领导和教研员以及部分学校的校长汇报了他们的阶段成果。为了配合本次初中校长书记暑期培训活动的举办,三个组长又分别对总结材料进行了分析和挖掘,提炼出了针对校长的听课总结报告,在培训会上进行了宣讲,仔细分析了听课中发现的优秀个案和存在的现实问题,给校长加强课程领导力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2009年暑期初中校长书记培训会上总结“初中听课项目”,主要的原因是这一项目面向全区各初级中学,还有很多学校、很多学科的听课活动准备启动。对前一阶段工作的总结,有利于校长书记对此项目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明白专家组所做的工作,了解一线教师对这一项目的认可情况,以便于各校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继续推进。就这个项目,中教科还印发了36页的书面培训资料,方便校长书记在会后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研究。

我就这个项目,谈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第一,在项目推进之初,我就对这一项目做了四点预期:一是发现一些好苗子,为这些好苗子搭建成长的阶梯;二是揭示一些真问题,为下一步的教育决策提供建议和参考;三是形成一些新思路,特别是为下一步的教师分类培训方面提供分类的依据;四是培养一批名教师,给我区初中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搭建锤炼自己的平台。从目前推进的情况看,这四个方面的预期都得到很好的实现。项目组的组长和老师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第二,从2009学年度开始,将新增物理、化学两个听课组,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同时,考虑组建非中考科目的听课组,以加强对所有学科的课堂教学的指导,切实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比如说体育学科,如何让孩子们在每天的阳光一小时中得到有效的锻练,使得他们有充沛的体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奠基?通过项目组的设置和推进,也许可以找到破解的办法。

第三,项目的推进,需要发挥学校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面上的听课,项目组发现了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的特长和问题,如何将这些特长发扬广大?如何尽快改进有问题学科的教学工作?这就是学校领导要首先思考的。项目组在完成面上听课任务的前提下,将为不同类型的学校提供“套餐”式的服务,希望各位领导对自己本校的教研组建设情况做出认真的分析,自选“套餐”,再借专家的力量,来提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