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奇迹的创造者·读《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奇迹》

标签:
成功捷径班级管理美国年度教师教育 |
分类: 读书评论 |
——读雷夫·艾思奎斯《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有感
有这样的一类学校,在我们国家称之为“薄弱学校”,有这样的一类学生,我们国家现在称之为“学困生”。一个教师,就在美国这样的一所学校里,教着这样的一群学生,在孩子们都对读书感到厌倦的时候,在老师们都觉得这样的孩子无可救药的时候,他的班级的学生们一个个很早就感到学校,比别人提前两个小时开始学习,放学之后也不离开学校,和老师一起再学习两个小时以上,到了周六,还主动回到学校里来,继续和老师一道学习……很多学生,已经完成了5年级的学习任务,到了新的学校新的年级,但仍然坚持每周六回到56号教室,和老师一道学习,直到一个个被美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所录取。
这位教师,就是雷夫·艾思奎斯,1992年美国年度优秀教师。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尽管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社会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孩子进入到自己班级的时候成绩差的不可想象,但只要教师自己不放弃,坚信每一个孩子从心里都是渴望学习的,都愿意为自己的成长付出艰苦的努力,那么就可以在自己的教室里创造教育的奇迹。
1.成功无捷径
成功无捷径——这是悬挂在56号教室里的一句口号,也是雷夫和他的学生们的座右铭。这是一个非同一般的座右铭,如同“头悬梁,锥刺股”之类的学习故事那样,旨在让每一个走进56号教室的孩子们都明白,学习绝对是一项非常艰苦的事情。魔术师约翰逊也并非天外奇人,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世人瞩目的优秀篮球运动员,不仅仅因为他有着打篮球的天赋,而且还因为他非常勤奋努力,用数千小时的严格训练换取了今天的精湛球艺。
雷夫在教育孩子们的过程中,意图非常明确,就是设法吸引孩子们到教室里来,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用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扎实掌握一门课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从而“领先一步”,体会成功的欢乐和拼搏的意义。成功无捷径——这个座右铭改变了雷夫和他的学生们攻克难关的方式,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孩子们要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要放弃自己钟爱的电视节目,要错过最喜欢的演出,要收起最爱玩的游戏机。他们不仅拒绝了现有的文化,而且还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文化。
雷夫非常明白这一点:一旦学生离开了班级这个集体,那肯定是被更有吸引力的娱乐活动所围攻了。无论是近期流行的电子游戏,还是电视节目或者网上冲浪,当今的孩子们大多都无法抵挡住这些诱惑,而那些不太关心儿童成长的人们依然在精心策划着能吸引儿童注意的各种活动。所以,教师责任重大,要设法设计和当今社会的各种娱乐活动相抗衡的学习活动,吸引和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
审视我们今天的社会,你就会明白为何如此多的学生在学习上不思进取,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了。除了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之外,我们还创造了一个“速食”社会,很多东西都可以速成——当一个学生在用DVD播放速成的电影的同时,还在喝着速溶咖啡。我们不用出家门就可以选购物品,我们想出门旅行有很多种快捷的交通工具。对年轻一代来说,很多东西都能轻易获取。这样的一些事实,让他们不愿意去面对需要付出努力的事情,我们一天到晚高喊的“减负”的口号,也为他们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找到了依据。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是能力问题(他们的智力很正常),而是尚未开发出思想上的韧性,以及孜孜不倦、不屈不挠地克服苦难的态度。如果我们到现在依然不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我们的后代将会为此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
2.阅读是最重要的一门课
阅读是学校里最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其他课程。如果孩子们不能学着好好读书并且喜欢阅读,那么这个孩子在其他方面发现成功和幸福的机会就很低。雷夫希望他的学生们能理解,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是生死攸关的事情。
当今社会中,我们的后代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阅读水平,这并非是孩子们的能力问题,而是因为我们没有经常和他们一起阅读,也没有强烈的需求去开发他们的智力。
对于教师来说,如果你希望学生们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阅读潜力,就必须要以身作则。很多年轻教师根本就不曾阅读过什么文学作品,又怎能期望他们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很好的读者呢?雷夫指导学生阅读的几种做法,值得教师们借鉴:
第一,和学生一起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雷夫认为,和学生一起阅读你喜欢的书籍,他们一定会感受到你的热情。请记住,我们的目的是展现给孩子阅读的乐趣;选择什么样的材料远远不如教师的兴奋程度更重要。对家长来说也是如此。
雷夫批评了一些老师的做法,这些老师也已经注意到了要将文学作品带入教室里,但却告诉学生们“回家之后好好阅读这一章内容”。雷夫认为,很多文学作品本身是比较难懂的,让孩子们回家之后再去阅读,他们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指导,这必然会降低他们阅读的兴趣和信息,不利于阅读习惯的培养。
第二,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特点,给他分配恰当的读书任务。雷夫说:我的阅读课就像一个管弦乐队,我就是指挥,责任就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发出响声。班级是一个整体,阅读要想引人入胜,每一个同学都进入角色,是非常关键的。
第三,抛弃一些规定的学习材料,让学生直接阅读马克·吐温、莎士比亚、狄更斯等名家的作品。读书并非坐在那里枯读,而是和一系列的活动相联系的。比如读《金银岛》,他们用一整天的时间通过寻宝行动来阅读史蒂文森的这一经典巨著。孩子们把自己打扮成海盗,艰难地搜寻各种线索,在整个教学楼里寻找那张藏宝地图。然后依靠这张地图,他们找到了那个能挖掘宝藏的地点。里面有什么宝藏呢?当然是书籍了。
雷夫的体会是:当你已经激励着学生达到一个高水平时,就没有必要让他们花时间在那些低层次的任务上了。他给孩子们做的练习很少,特别是学区规定的练习题做得很少,但孩子们在阅读测评中,都获得了很高的分数,这和他对孩子们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当然,也和他们科学的教育测评有关。在我们国家,命题教师的水平相差悬殊,碰到几个水平不高的老师命题,学生再有水平也考不出来。
雷夫认为,学校里存在着很对平庸的教师,在指导孩子们正确的阅读和学习方面办法不多,因此家长也应该指导孩子们进行阅读。对于家长来说,倘若你准备和孩子一道读一本书,最好是人手一本,两个人交替着各自阅读一段内容。即使孩子们已经能够自己阅读了,和最爱的人一起阅读、讨论、分享感受的快乐也是很关键的一个要素,他能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很好的读者、成为一个好人。让家长做这样的事情是令人难过的,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应承担相应的教育任务。
为了使孩子们成为一个优秀的读者,付出多少代价都应在所不惜。你将会改变学生的一生或者子女的一生。
3.教给礼貌和规则意识
雷夫每年都要筹集资金,带着自己所教的孩子们参加各种艺术、体育活动,并且外出远足。这些和我们国家组织的春游、秋游略有不同,那就是活动不受学校的支持,如果赶到非假期外出还要被学校扣发工资,活动所需要的经费都是雷夫自己筹集或者打工挣来的。
雷夫非常重视每次的外出,他认为,仅仅带孩子去外面见世面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们在各种场合需要拥有的正确行为举止。这些来自洛杉矶郊区最“贫穷”、“晚上有枪响的社区”的孩子们,在雷夫的调教下,成了一道令人瞩目的风景线,在旅行期间,经常有人为他们的举止所感叹,主动为他们买单,并赞助他们经费。雷夫是如何让孩子们做到这些的呢?
活动前的准备非常关键。每个5年级的新生,雷夫都要带他们到好莱坞露天剧场去进行年度的第一次旅行。这一活动要提前准备2个月。雷夫为每一个孩子准备在露天剧场将要聆听到的所有音乐节目的CD碟,接下来,孩子们要写一份报告,介绍和这些节目有关的音乐家。孩子们要用各种乐器弹奏这些节目中的部分篇章,看大家能否识别曲子的段落和主题。然后,在自己的教室里布置和露天剧场一样的环境,播放国歌、播放那天的节目,看孩子们能否安静地听完这两个多小时的音乐会,CD播放结束的时候,要有礼貌地拍手致谢。如果全体人员都通过这一“考试”,则大家就一起去参加音乐会,如果大家做得不够好,既是准备了再长的时间,也不去参加。到了真实的露天剧场时,孩子们的纪律不需要雷夫来管理,他可以安心地听节目,他所带的学生也能安心地听节目。这些孩子们在音乐会上表现的如此安静,完全是因为他们能理解音乐,希望去欣赏音乐,而且不想打扰周围人的享受。
反思一下我们平时组织的学生集体活动吧。到了活动的地点之后,学生就像一群蝗虫一样四散开来,各个班级的班主任一个个累的筋疲力尽。活动期间经常有意外的事情发生,在本来需要安静的场所,会看到不少孩子跑动的身影,会听到各种各样喧哗的声音……当我们批评孩子缺乏礼貌,不懂得规矩的时候,我们更要明白,孩子身上呈现出来的问题,根源就在教师和家长身上。
限于篇幅,还有很多感悟之处,就不多说了。去年的8月16日,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教室里要有文化场”,对雷夫·艾思奎斯的56号教室做过介绍。主要侧重于他的课堂管理的两大法宝——让孩子们学习做事的“六大境界”和按照经济制度来进行班级管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阅读,进一步了解雷夫的管理经验。
《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奇迹》[美]雷夫·艾思奎斯/著
链接:教室里要有文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