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表扬了

(2009-06-03 08:33:29)
标签:

名师基地

学员

感想

教育

分类: 我的心情

上海市教委几年前开始推出市级层面的“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简称“双名工程”,我曾经是这一工程的第一批“名师培养对象”。评上特级教师之后,又成为两个物理名师基地的专家组成员,承担教师培养的相关工作任务。

今年4月份,由两位政治特级教师吴永玲和方培君领衔的“上海市政治名师培养基地”邀请我给他们基地的学员们开一个讲座,这给我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因为我对政治学科的了解是非常肤浅的,很担心出洋相。但盛情难却,只好硬着头皮上阵了。

讲座做完了,这件事情也就过去了。前两天教育局的人事科长忽然给我发短信,和我谈起“四个一工程”,我感到很意外,问她怎么忽然提到这件事情?她告诉我,有老师在《上海双名通讯》2009年第5期上介绍我的“四个一工程”,她看到了这篇文章,特意发个消息给我。

原来是吴永玲方培君政治名师培养基地的学员文老师在听我报告之后写的一篇感想。既然杂志已经刊登了,也似乎也可以在我的博客里晒一下这篇文章,呵呵。不过其中的一些话还是言过其实的,比如说“看似简单的四句话,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造就了今天的研究型领导”,几十年如一日肯定没有做到,只做到了几年如一日;比如说“学员们个个伸长了脖子,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了一字半句”,有可能文老师自己是这样的,但个个伸长了脖子,肯定是一种夸张的写法。

下面是《上海双名通讯》杂志上刊登的文老师的感想。

 

有感于常生龙副局长的“四个一”工程

 

200949,虹口区教育局副局长常生龙应邀为政治名师培养基地学员作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专题报告。

常副局长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几条途径、教学研究的一些热点问题以及两种研究的途径等三个方面对教学研究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包括在日常工作中的自然积累、有计划的业务学习(听和读)、着眼于教育问题解决的探索性实践等三种途径,其中探索性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他从政治说到物理、语文,从于漪老师说到布卢姆,从行动研究说到案例研究。最让我们感动的有三点:一是他给自已定的“四个一工程”: 每天上一节课或者听一节课;每天思考一个教育或者社会问题;每天写1000字的教育随笔;每周看一本教育书籍。看似简单的四句话,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造就了今天的研究型领导;二是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他对其他学科也有着相当深入的研究和思考,都能进行一些专业的指导,为我们指引研究的方向,寻找症结所在,提出一些有效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在谈到政治课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他列举了“为什么要开设思品、政治课程?”“政治课程要实现哪些目标?”“设计思品、政治课程的理念是什么?”“政治课程的内容应该如何确定?”“怎样利用课程资源?”“怎样知道课程目标是否实现?”“怎样编制校本课程?”等诸多专业问题,为我们指导研究方向;三是他的每一个研究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做真做实,“十年磨一剑”,一个课题一做就是十几年。这样的坚持精神,使得他的研究有了独创和特色,自成一派;这样的实践精神.使得他的案例研究成了专家口中的经典,历久弥新。我想这些都与他坚持“四个一工程”的执着分不开。

人常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天我们再次领略了专家醍醐灌顶似的精彩的教育理念的宣讲。学员们个个伸长了脖子,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了一字半句。短短的两个小时眨眼间便过去了,大家都有些依依不舍。相信今天的报告会带给在座的每个人无穷的启迪和智慧,让我们在未来的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道路上,在“四个一工程”执着精神的带动下,走得更扎实,方向更明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