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工作状态
(2009-06-04 11:13:05)
标签:
工作一日教育 |
分类: 我的心情 |
前几天碰到一个教育系统的朋友,说到我现在在教育局的工作,他对我说:你现在一定很舒心吧?我告诉他到了局里事情更多,他一点也不相信,说你不就是打打电话吗,有什么忙的。
听了他的话,一下子好像还很难说清楚。现在就昨天一天的工作,谈谈我每天都在做些什么。
8:10,到达教育局。再次确认一天的工作安排,阅读相关的文件,对我分管的工作作出相关的安排。特别关注的是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工作,4日傍晚,两所学校赴美参加头脑奥林匹克的团员将返回上海,要再次核实团员们返回之后的预案、学校的落实情况。
8:45,赶往区政协,参加区政协主席会议。
本次区政协主席会议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讨论区政协教育委员会起草的“关于加强虹口社区教育发展的建议”。整个教育体系可以分为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两个大的板块,社区教育是涵盖了国民教育和终生教育这两个板块,它以全民教育为宗旨,以社区为平台,满足社区成员学习知识、提高技能、优化生活等需求,是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我的教学生涯和教育管理经历,都局限在国民教育这一范畴之中,对其他类型的教育虽然也略知一二,但平时缺少研究。本次会议,给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10:50,从区政协赶往位于岳阳路的上海市科技教育与艺术教育中心,参加市教委组织的部分区教育局局长和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会议。
作为援助都江堰教育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市教委决定选派五个区(徐汇、黄埔、虹口、卢湾、闸北)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骨干教师,组成约50人左右的代表团,于6月14日~21日期间,赴都江堰面向当地的学生开展德育、科技、艺术、体育等校外活动,进行对口援教。
会议从11:30开始,一直开到12:30之后。市教卫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莫负春,市教委副主任李骏修主持本次会议。大家就这次援教活动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分析,明确了各自的任务和责任。因为时间紧张,匆匆地吃了几口饭,就赶紧往回赶。
13:30,返回到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参加在这里举行的“虹口区2008学年度初中听课项目总结推进研讨会”。
“初中听课项目”是从去年11月份为促进初中建设而启动的一个教学支援项目。目的是:通过听课,发现好的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满足教师发展的需求,带出一批骨干教师,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这个项目首先在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中开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初中11所学校的听课工作。根据“听课~指导~再听课~再指导”的原则,每两位专家组成一组,负责听一位任课教师的6节课(每人听3节,不重复)。每听好一节课,就与任课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达成、教学过程的合理优化、师生交流的时空拓展、教学基本功的显现与夯实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存在不足进行分析,为教师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11所学校的语数外教师,都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自身获得了不少感悟和体会。
11所学校听完,专家组一共听了近1590节课,获取了大量一线教学的信息和素材,所取得的成果是显著的。一批在基层岗位上默默无闻的优秀教师和优秀教研组、备课组集体,通过这一活动被发现;一些课堂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被揭示;一批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听课活动中得到锻练和成长;新一轮初中教师培训的思路和策略逐渐明晰。这些成果,为学校校长的管理、教育学院师资培训、教育局的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了很有说服力的资料和数据。针对这次听课项目的不记名问卷调查显示,不论是参与听课的教师,还是被听课的教师,绝大多数都对这一项目的实施表示肯定,认为是很有实效性的做法,希望能够继续坚持下去。
会上,三个听课组的组长详细分析了听课中发现的优秀个案和存在的现实问题,对学校、教师进修学院的教研员和教育局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三个课题组的听课教师代表,也从不同的角度畅谈了对这一项目的感受和体会。教育局党工委书记潘惠琴、教育局局长王立强也参加了本次的总结会,并分别做了精彩的发言。
我在发言中表示,第一,从2009学年度开始,将新增物理、化学两个听课组,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从长远的发展考虑,还将组建非中考科目的听课组,加强对所有学科的课堂教学的指导,切实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第二,教育局将通过课题引领的方式,鼓励各个初中积极思考自己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教育局负责组织相应的专家,为他们的课堂教学提供套餐式的服务,满足学校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第三,对在第一轮听课中感到有问题的教师和备课组,教育局将组织相关专家反复进行听课和指导,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
会议从下午13:30一直开到18:10,还有很多专家因为时间关系没有来得及发表自己的看法。几位参加会议的老师会后和我交流,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会议,里面有很多信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