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三地音乐交流会

标签:
两国三地钢琴音乐交流校园 |
分类: 校园一瞥 |
3月28日下午,“上海第十七届中日两国三地音乐交流会”在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隆重举行。虹口区虹协钢琴培训中心、苏协钢琴艺术学校、苏州协和音乐培训中心、以及来自日本青梅钢琴教室的学员和教师们济济一堂,共享这一欢乐时光。
十七年前,日本友人山本干雄先生从日本募集了十台钢琴,不远千里运到上海,送给当时的虹口区少年宫(现在的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期望能够为培养虹口学子的音乐素养尽自己的一份努力。从那时起,少年宫创建了虹协钢琴培训中心,山本干雄担任名誉校长。为了让学子们有一个相互交流的时空,决定每年举办一次两国三地钢琴演奏会,在上海虹口、江苏苏州以及日本三地轮流进行。
在上个世纪40年代,山本先生曾在虹口生活过8年,并在虹口上了小学。这样的经历成为他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使他有了回报上海、回报虹口的心愿。利用自己的特长,捐赠钢琴、举办钢琴演奏会和音乐交流活动,成为他完成自己心愿的直接行动。在28日下午的交流中,他告诉我们,其中的一架钢琴是他的一个好朋友送给他的。这位好朋友的孩子出了车祸以外过世,好友和他的妻子每每看到家中的钢琴,就会想到自己的孩子,常常为此痛不欲生。后来听说他在募集钢琴的事情之后,就将自己家里的这架钢琴捐了出来,一方面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可以使用,另一方面也使家长不至于触物生情。听着山本的讲述,看着学员们的精彩表演,我被深深感动了。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发出了“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慨叹,并把“乐”列为教育的必修课,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教育理念。文学家雨果有这样的名言:“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字母,一把是数字,一把是音符”。音乐可以陶冶人的灵魂,培养高尚的情操。当人们听到音乐时,能使人的大脑皮层松驰,同时产生“兴奋灶”,引起愉快的情绪和舒适的欢乐的情感。从而进一步产生丰富的想像,提高思维的效率,开启智慧之门。爱因斯坦、袁隆平、费尔曼等一代名家,都对音乐情有独钟,都能运用乐器熟练地演奏各种乐曲,充分证明了科学和艺术是相同的。
当人们的感情不能用歌唱表达的时刻,就会借用种种不同乐器的音色、音域、演奏手法等,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就是一切器乐曲产生的原由。钢琴也是如此啊。我对音乐没有研究,表达情感的时候也仅仅限于模仿他人高歌一曲的程度,但很喜欢听音乐,从中可以获得一些感知,一些莫可名状的心理体验。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它超越语言,超越国界,将人们的心相连。
祝愿这一活动继续举办下去,祝愿更多的孩子能够在音乐的海洋中陶醉。
王立强局长致词
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学生合唱团表演《杵歌》
日本友人展示“一年级”水平的二胡独奏
钢琴四手联谈
井山千惠的古琴独奏《阳关三叠》
有点朗朗风范的小钢琴手
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二胡演奏团表演《北国之春》
伴随着《北国之春》旋律载歌载舞的山本干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