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威,这只温馨的猫

(2009-03-29 15:05:06)
标签:

小猫

杜威

斯潘塞

图书馆

文化

分类: 读书评论

——读薇奇·麦仑等《小猫杜威》一书有感

杜威,这只温馨的猫 

 

最近一段时间,《小猫杜威》这本书不断地出现在我的视野中,有时是在报刊上,有时是在网络中。一个小猫,为什么会引起人们的诸多兴趣,从美国到中国,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谈论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好奇,我读完了这本书,也渡过了充满温馨的一周。

在美国的中部,有一片一千英里的平原,是非常著名的农业产区。每年夏末的时候你来到这里,会被这里九英尺高的玉米所淹没。无边无际的戴着金帽子的绿色原野,把大地托向天空,你会觉得天空从画面中被推挤了出去。这就是衣阿华,《小猫杜威》的故事,就发生在衣阿华的西北部,一个名字叫斯潘塞的小镇图书馆中。

1988年的一个严寒的冬日,斯潘塞镇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早上上班的时候,在图书馆的还书箱中捡到一只快要冻死的小猫,她们收养了它,给它取名杜威(在美国,有一个名叫杜威的图书馆学家,他创立的杜威十进位分类法被全球各地图书馆广泛使用)。从此,这只猫在图书馆中生活了17年,凭着它的亲和力,赢得了馆长薇奇、所有其他馆员还有小镇居民的喜爱,不仅成了图书馆的“亲善大使”,也温暖了经历困难的小镇居民的心。在杜威去世之后,女馆长薇奇把对它的思念变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小猫杜威》。一经问世,这本书就成了畅销书,创下了100天销售130万册的奇迹,并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引起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关注。

薇奇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你肯定注意过新鲜玉米棒上的穗须。它们如丝缎一般。每根穗须都连着玉米棒的一个点。只有在那根穗须授过花粉之后,那个点才会长出玉米粒。一次一粒,玉米棒就这样形成。”薇奇讲这段话是要告诉我们,杜威就是发挥这样作用的一只猫。它日复一日地赢得人心,每次一个人,并且从来不会遗漏或者忽视任何人。它热情、诚实、可爱、乐观,是每个人的朋友。每天早晨730,它都会等在门口,招手迎接薇奇的到来。馆员们来馆之后,它会花上一个小时的时间和每个人打招呼,发现早晨不顺心的馆员,就会让她抚摸自己,平息心中的烦恼。开馆的时候站在门口迎接第一批读者也是杜威每天必做的功课。在读者们的膝上打个盹儿,参加在图书馆举行的故事会、报告会和各种研讨活动,坐在手推车上在图书馆里巡视。遇到身有残疾总是低着脑袋一声不吭的克里斯托,杜威每次都会主动逗她,让她兴奋、快乐起来。……杜威的故事以斯潘塞镇图书馆为中心,逐渐传开来去,引起了很多媒体和人们的兴趣,不少媒体过来采访、拍照和摄像,不少读者在旅途之中,甘愿开车4个多小时赶到斯潘塞镇图书馆,就是为了看一眼杜威。所有的人来看它,它都会满足大家的愿望,为大家作各种各样的动作,表演各种各样的节目,哪怕自己过后累得爬不起来。这样的一只猫,怎能不让人感到温馨呢。

馆长薇奇,是一个历经坎坷的人。在生孩子的时候因为医生的失误,使得她不得不6次接受手术,并最后摘除了她的两个卵巢和子宫。她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和整日酗酒的丈夫离婚之后,靠社会救济生活,并靠自己的努力上了大学,成为斯潘塞图书馆的一名图书管理员。她的家族有癌症史,他的哥哥、弟弟以及母亲相继离她而去,她自己也因为罹患乳房癌,不得不切除了两侧的乳房。她自家的农场破产。她有一个处于青春期显得非常叛逆的女儿。她为自己能够当上图书馆的馆长而拼命读硕士课程,还在为图书馆的改建问题而奔波劳累。在这些令人头痛的事情相继出现的过程中,她有了小猫杜威。杜威仿佛是她的寄托,让她在寂寞的时候有人陪,改善了和女儿的关系,并用意志力战胜了癌症。在女馆长笔下,我们看到杜威和她的女儿如胶如漆,成了她们母女关系非常重要的粘合剂。围绕着杜威,母女俩有了共同的话题,也有了和谐的交流,她们又能在一起开怀欢笑了。通过杜威,薇奇找准了一个称心如意的好女婿,也为自己的整个家庭带来了不少的欢乐。在这个过程中,薇奇进一步意识到:在自己家庭中发生的故事,也同时在其他家庭中上演着,杜威,这只平凡的猫,竟然能为改善小镇人与人之间关系作出巨大的贡献。

杜威被图书馆捡起的时候,正是美国一场经济危机上演的时候。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大平原上的很多小型农场因为无法与庞大的现代化农业企业竞争而倒闭。这些农场因为无力还贷,也将贷款给他们的小银行一同拽入了深渊。那时的斯潘塞镇图书馆中尽是些绝望地到处寻找工作的人。薇奇设法给他们提供求职信息,为他们开辟了计算机室,以便他们撰写求职信。薇奇回想起一名身穿衬衫和牛仔裤的农场工人,他每次来图书馆,都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翻阅招聘广告,高傲得似乎不愿请求帮助。他刮得十分光滑的脸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拉越长。每当杜威靠近他时,他都会用近乎粗暴的手势将它赶走。但有一天,杜威坐到了他的膝盖上。这个绝望中的男人笑了。杜威,这只图书馆猫,在危机时代表明了自己是一个伟大的慰籍者。不是因为它做了什么,而只是因为它的存在本身。巧的很,《小猫杜威》这本书出版的时候,正赶上现在的金融危机从美国开始并席卷全球。

斯潘塞镇图书馆是一个有五万多种藏书,六千种杂志和两千种报纸的规模不大的图书馆。但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图书馆的藏书,而是图书馆人对自己的定位以及图书馆所发挥的实际作用。薇奇认为,一个伟大的图书馆并不在于它多大,拥有多少最好的设施,而在于给予。它深深地与社区生活融为一体,变的必不可少。在薇奇的笔下,我们看到斯潘塞镇图书馆具有类似于“会所”的功能,各种各样的会议、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学校里的阅读课、放学之后的晚托代管……薇奇总是设法动用各方面的力量,使图书馆成为人们每日话题之一,甚至是中心的话题。小猫杜威的到来,给人们关注图书馆,愿意到图书馆来提供了一个新的理由,人们在图书馆里感受到了一种温馨,一种快乐,然后这样的快乐逐渐传递出去,又凝聚起来,使得图书馆真正成为了斯潘塞的“社区之家”。一个小镇的图书馆,在1989年的时候,一年的客流量已经达到10万多人次,想想我们这里分布在各处的图书馆,看看我们的图书馆在社区中所发挥的作用,真的感到汗颜啊!

杜威的作用还不仅仅如此。在美国,有成百上千个像斯潘塞这样的地方:广袤平原上的农场聚集区。除了玉米地,还是玉米地。小镇有一条中央大街,有市政厅,有剧场和电影院,有加油站,有超市,有图书馆。你一个一个小镇走下来,没多久就可能分辨不出它们相互的差异了。但为什么人们都记住了斯潘塞这个地方,宁愿不远千里地来到这个地方呆上一个小时呢?这是因为除了上述所说的这些之外,斯潘塞还多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小猫杜威。杜威的出名,让斯潘塞镇在全美、在世界各地知名度大大提升,同时还为斯潘塞镇带来了潜在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机遇。在小镇中央大街用于宣传自己价值观的一组马赛克镶嵌雕塑中,杜威,这只橘黄色的猫就坐在一本摊开的书上,成为斯潘塞故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过去一直延伸到未来。

我没有养过猫,但有一段时间我非常喜欢猫。我搜集了很多猫的图片,放在自己的备课桌上,不时地拿出来欣赏一番。但这样的一种欣赏,和养一只猫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像杜威这样的猫,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杜威,不是一只普通的猫。它改变了一个人、一个图书馆和一个小镇的命运。《小猫杜威》带给我的,是一份感动,一份温馨。

 

《小猫杜威》 薇奇·麦仑 布赖特·维特/ 马爱农/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