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能拔苗助长

(2009-02-11 11:59:05)
标签:

孩子

成长

身心发展

拔苗助长

教育

分类: 教育漫谈

春节期间回老家过年,去看望一家生活在农村的亲戚。发现大过年的,当家人一脸的愁云。问其缘由,他告诉我,前一段时间看到生猪的销售价格猛涨,自己就跟风进来,花了很高的价钱,购买了几头小猪仔。一家人在这些猪仔身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寄托了很多的希望,平时自己省吃俭用,但给它们的食品非常丰富,甚至鸡蛋、牛奶都投了进来。结果是猪仔长到一定程度之后不怎么吃食了,也不长身体了。本来预计到春节前可以出圈屠宰,卖一个好价钱,由于这些猪仔不吃食物,体重太轻,一直到过了年还在圈子里转悠。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养猪还是非常熟悉的。猪的主食是粗纤维的食品,比如说玉米、麦糠、青草等等,让它去吃动物食品和精加工的食物,完全改变了它的生活习性,要饲养好是很困难的。这让我想起大学毕业不久我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养鸡。在农村,小鸡从孵化出来到长大,成活率是不高的,怎样提高小鸡的成活率?我购买了十多个刚孵出壳的小鸡,进行了一番实验。自己搭建鸡舍,安装照明等设备,合理搭配饲料,使得购买来的这些小鸡全部成活。后来留下了几只母鸡饲养,母鸡每天都能产下若干鸡蛋,非常喜人。能否让它们产一些双黄蛋?我又进行了一番实验,在原来的饲料中添加了很多高营养的东西,后来果然产下几只双黄蛋,但母鸡的体重也明显的增加了。过了没多久,这些母鸡产蛋的数量急速下降,随后就不产蛋了。经过了解才知道,就是因为我给它们提供的营养太丰富,使得母鸡体内的脂肪增加的太多,造成鸡蛋生不出来了。

培养一个孩子的成长,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是和饲养家禽有类似之处的。孩子从诞生开始,就处在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百般呵护之中。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孩子是一棵幼小的树苗,要成长为参天大树,需要合适的阳光和土壤,家庭的养育和呵护就是为孩子提供生长的阳光和土壤。但这种呵护一定要适度,过渡的阳光会将孩子灼伤,过于肥沃的土壤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教子是一门科学,要遵循自己孩子的成长规律,而不是照抄照搬别人的做法,或者以前父母教育自己的方法。科学在不断地变化,新的认识层出不穷,所以教育孩子不存在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存在对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一样奏效的公理定理。个体之间都是有差异的,因此每个家庭都要寻找适合自身情况的方法。但在寻找自身情况方法的过程中,不能违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拔苗助长。

培养孩子健康成长,从学校的角度看,更要注意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依据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和大剂量的作业训练,从某种程度上看,就是一种“营养”的过剩,不仅孩子们没有办法接受,还挫伤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孩子们产生厌学的情绪。以英雄人物或非常高的道德标准为目标的说教式的“德育”,和孩子所处的现实生活有非常大的距离,也会让孩子们难以消化。这些问题都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克服的。减负增效不能停留在制定几个规章制度或者喊几句口号上,要从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拿出切实可行的行动来。

要让孩子健康成长,关键还是要培养孩子自主生活、自主学习能力。孩子不会一直依赖家庭和学校,需要从小学会把握自己,培养自己的鉴别能力,培养自己的文化判断力,以便适应这个新的时代,就像我们从小让孩子们学会交通规则一样。

适孩子身心发展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三岁了
后一篇:学徒制立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