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岁了
(2009-02-10 13:29:37)
标签:
开博三周年杂谈 |
分类: 我的心情 |
今天,是我开博三周年的日子。1096篇(现在博客列表中有939篇,还有157篇被我从博客中删除,保留在自己的文件夹中)文章,见证了三年来我在博客中走过的足迹。
三年的历程,就像一个婴儿0~3岁的生命过程。一个婴儿从呱呱坠地开始的头几个月,是身体发育最快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孩子体重增加的最快。此后,身体发育进入一个平稳增长的时期,但大脑的发育依然非常快速。第一年年末时,婴儿脑重就已经接近成人脑重的60%;第二年年末时,约为出生时的3倍,约占成人脑重的75%;到3岁时,婴儿脑重已接近成人脑重的范围,所以人们说0~3岁的培育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呢。
我的博客就像婴儿这般在成长。写博的第一年,对博客这个新兴的个人空间充满了新奇和好感,看到一些好的文章就放进来,有一点心得和体会就贴上去。文章是没有什么分类的,也不确定每天发文的篇数,有的时候一天发了好几篇,有的时候几天没有一篇文章。转贴别人的东西多,自己写的文章少。这就好像初生的婴儿,身体的快速成长首当其冲,博客文章的数量在快速的增加。偶尔有人在博客中评论一下,会觉得非常的开心。一年下来,获得了19000次的点击率。
博客写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开始将这件事情和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考虑了。2005年底我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特级教师的荣誉称号,在获得这一称号之后,自己应该从哪些方面发展自己?我给自己提出了自身建设的四个一工程:每天上一节课或者听一节课;每天思考一个社会的或者教育的问题;每天写1000字以上的随笔;每周读一本书。我把这四个一工程和博客建立起了联系,每天1000字以上的随笔,就来自自己读书、上课、听课、思考、出游等的所见所闻,在随笔中坚持写自己的所想,写自己所做的事情,将这些随笔贴在博客中,尽量少转贴外面的文章。
就这样,我的博客出现了一次转型,博文的内容有了大的变化。就像婴儿的大脑发育那样,文章的发布也从杂乱无章逐渐开始变得有序,先是有了“我的心情”、“教育故事”、“读书评论”、“旅途随记”等分类,随着工作的开展,又增添了“校园一瞥”、“他山之石”等类别的文章。最近一段时间,又添加了“会议纪要”、“教育漫谈”、“海外短波”等栏目。而且有一些栏目还固定了时间,比如说每周的读书评论,基本上放到周日上传,这是因为到了周末有一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万一平日里忙来不及,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把一本书抓紧读完,并有时间写读后感。
坚持写博,有两个体会特别深刻:一是坚持太难。一年365天,并不是每天都有时间能够坐下来安静地写一点自己的东西的,我经常面临着坚持还是放弃的思想斗争,并在这种矛盾之中走到了今天。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看看自己的耐力究竟如何。二是有了一些自己愿意回过头来品味的文章。尽管这样的文章还不是很多,但总量在逐渐的增长。在收获这些文章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个人修养的提升。
在2008年2月10日的博文“开博两周年记”中,我详细介绍了坚持写博的原因,这里就不多说了。在过去的一年中,坚持写博给我带来的欢乐也是很多的。到虹口这一新的教育领域来工作,能够尽快地让大家了解我,让我了解虹口教育的现状,博客起了很大的作用。一些文章在《中国教育报》、《上海教育》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也给了我很大的鼓舞。特别是通过博客认识了一批全国各地的好朋友、好教师,给我提供了一个更加宽阔的视野,让我心存感激。……
昨天还是细雨蒙蒙,今天已经晴空万里。崭新的一天,崭新的一年,“而今迈步从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