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2008-12-18 11:44:41)
标签:

初中教育

办学愿景

课程建设

校本培训

教育

分类: 课程教学

前几天,有关部门召开了一个小范围的研讨会,就加强初中建设工程实施以来的初中教育发展情况进行讨论和交流,就进一步促进初中的教育出谋划策。有人在会上提出,最近这些年,政府在初中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整个初中的硬件建设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教育质量的提升似乎没有预想的那样乐观,原因何在?

我大致思考了一下,感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可能是制约初中教育发展的瓶颈,也是下一步的初中建设工程中要着力解决的。

第一,缺乏明晰的办学目标和愿景

学校中长期的发展愿景是什么?这个愿景大体上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变成现实?为了实现这个愿景,最近三年的办学目标是什么?这些问题可能每个学校的文件中都有,但这样的愿景和目标,是融入到了领导和教师的教学信念之中,还是仅仅停留在档案室的文件夹中,等到迎接检查的时候才翻出来?你只要走进一所学校,和他们的老师、校长等交谈上十几分钟,就能够看的一清二楚。

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愿景,是在学校多年办学传统积淀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与学校的特色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在很多学校领导更替非常频繁,每一任领导上任之后总喜欢从自己的思考出发去确立办学的目标,而往往忽视学校的传统和特色,从而造成学校的目标、愿景成了天上的浮云,虽变化万千,但离学校的土地太远,好看而不中用。

第二,缺乏课程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先从教务处的工作来说。教务处的主要工作是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学校课程的建设、课程的实施与推进、课程的评价与管理。学生学籍、编制课表、安排考试等事情仅仅是课程评价和管理中的一小部分内容,但我们很多学校的教务处,就是将这几样事情作为自己工作的全部。

新课改提倡课程由国家、地方和学校三方共同建设。国家有课程的指导性计划,在一所学校中,如何根据这个计划编制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实施计划?我前一段时间审读了部分学校的课程实施计划,有学校总的课程计划,有一类课程的实施计划,也有一门具体的课程的实施计划,从总体的情况看,出彩的不多,有些计划完全不像计划,大多数的课程计划都缺少针对性的评价。我看到的还是经过反复筛选之后相对较好的课程计划。可想而知面上的学校在课程的计划性方面做的如何。

学校的课程建设,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课程如何与本校学生的实际相联系,做到校本化的实施;二是根据国家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计划,开发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让国家的课程能够在学校里得到有效的落实;三是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如何建设课程,建设怎么样的课程,是学校的教务部门要进行通盘考虑的。

学校课程的实施与推进,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环节。国家的课程,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规划,学校的任务是要保证其高质量的实施。校本课程应该如何实施,如何推进,在什么年级开设那些类型的课程,需要进行通盘安排。现在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学校教师开不出校本课程,能够开出来的课,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股脑的都上了。至于这些课程为什么要在这个年级这个学期开设,是否合理,很少有人去考虑;学校缺少对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我们期待什么样的课程,这些课程应该如何去建设,没有人对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至于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就更成问题了。很多学校关注的是学生有没有到位,有没有逃学的现象,至于教师如何建设这节课,却很少关注。

课程的评价与管理这个环节,我们相对较好的是管理。对于评价,基本上没有太多的作为。一门课程开了一个学期,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很少有学校对此进行考评。只要大家给出一份学生的成绩单,交到了教导处存档,课程就算完成了。我不知道教导处的人员是否知道存的这些文档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应该如何发挥它的作用。数据是学校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教务处每年收集了大堆的数据,全都“珍藏”了起来,等到领导决策的时候往往只能是“跟着感觉走”。

如果去询问各个学校的教务处主任,有多少人能够对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做出准确的描述?有多少的初中校长明白教务处应该做些什么,并指导教务处按照这样的方向去努力?这里还只说了一个教务处,其他部门的工作呢?自己不明白,当然不能够使学校的教师明白,这样的学校要发展当然就很困难了。

第三,教师队伍培养的机制还需要完善

新课程已经在所有的学校全面推进,但从一线教师实践新课程的现状来看,情况并不令人乐观。很多教师手里拿着新教材,嘴里讲着老教材,心里想的是什么,还很难说明白。一些教师每每谈起新课程的理念,总是一套一套的,但问他一个具体的学科问题,却错误百出;听一节他所任教的课,就发现眼里面根本就没有学生,课程理念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还有那些加班加点的现象、拼命地让学生反复操练的现象……

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我们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对教师的培训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前面一段时间的培训,最大的收获应该是理念方面的,大多数的教师,都已经接受了新课程的课程理念。但如何将理念转化为可以在实践中具体操作的行为,需要我们的师资培训尽快地改变培训的方式和策略。

现在的师资培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校本培训,学校在培养教师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学校要首先对全校教师的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明确教师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的对策,然后通过校本培训具体地加以实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