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良策议发展

(2008-12-12 11:09:35)
标签:

教学研讨

高中教学

教育

分类: 会议纪要

周三上午和周四下午,区教育局、区教师进修学院联合召开了两场讨论会,就高中学段当前的重点工作进行交流和沟通。高中各校的校长或者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长、高中学段的教研员分别介绍了学校工作的设想、学科教学的优势和困惑、改进教学工作的途径和策略等。有些学校,学校领导对学科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教研员对该校教师教学工作的了解并不完全一致,相互的沟通就显得非常有意义了。

现在学校领导和教育局领导的会议很多,有些会议说实在话内容比较空泛,原本看文件就能够明了的事情,非要集中起来集体宣读一遍以示重视,劳民伤财。但与学校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会议,还是很有必要的,学校之间、学校和教研室之间的智慧碰撞,往往能够迸发出新的火花,有利于学校今后更好的发展。这样的交流活动,就是比较务实的、关注业务的,我们将把这种类型的交流作为一种制度的形式,继续坚持下去。

我全程参加了两场讨论会,在聆听大家交流的过程中有了以下几点感受:

第一,教学要反对闭门造车

一些学校的某门学科,教学水平始终徘徊不前,甚至出现下滑的趋势,校长很着急,教研员也很着急。问题出在哪里?通过大家的交流,我感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个别教师自我感觉太好,闭门造车。一些学校的备课组长参加了区教研员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听了教研员对阶段教学的安排和布置之后,回到学校里不向老师们传达,依然按照自己的老一套去做;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强,又不主动参加教研活动,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把握存在很大偏差。在两场讨论会之间,我走进课堂听了一位教师的高二物理课,我给他归纳了几点:教学内容超纲且超出了学生的潜在水平,课上的像督促学生昏昏欲睡一样;讲课缺乏自己的主见,为了解释一个错误的习题答案,出现了一连串的学科科学性的错误;习题课没有认真备课,习题没有经过认真的考虑,缺乏思维训练。这样的课,就是一种典型的“闭门造车”式的课堂,为什么孩子们最后都不选择加试物理,老师自己是有很大的责任的。

举行校长、教研员之间的协商会议,首先就是要搭建相互沟通的交流平台,让大家更加明确学科建设的方向,并通过学校管理层面加以推进。这其中,让教师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让教师能够打开自己教室的门,主动的和外界交流、学习,非常关键。

第二,要把变化作为一种常态

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用的最多的一个词可能就是“变化”了。这一届的学生和上一届相比,有了很多的变化;今年的教材和去年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今年的考纲和去年相比,有了不小的变化;今年的教师和去年相比,也有不少新的特质;甚至今年的教学仪器和去年相比,也有了新的要求……实际上对于教育来说,我们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孩子们今天的身心和昨天相比,就有了新的成长和收获,这就是一种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将引起他们对事物认识角度的改变。这样的变化一天天看起来好像是微不足道的,但一个阶段之后的变化就是明显的。教育最具有魅力的地方也就在于此。人们不可能两次淌过同一条河流,同样如此,教师也不可能连续去教育一成不变的学生。

变化是一种常态,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这就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一个基本要求:要把变化作为教育的常态。要研究不断变化的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要研究不断变革的课程对教学提出新要求,要研究不断成长的学生对教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切实把握教育规律,按照教育的内在规律办教育。

第三,细节决定成败

英语教研员邹滔老师为了命制高三期末考试的试卷,前后已经做了六稿的修改,目前还在进一步的完善之中。她的基本想法是:通过这次期末考试,要给学校和英语教师有效的导向,让大家厘清高考的基本要求。她还深入研究了每个学校当前英语教学的现状,给出了听力、语法、词汇、完型填空、阅读理解、翻译等不同题型的全区期望分值、市重点高中的期望分值、区重点高中的期望分值、普通高中的期望分值、民办高中的期望分值,并且给出了有能力冲一本线的学生应该达到期望分、冲二本线的学生应该等到的期望分。从历次的考试来看,邹老师的分析总是很准确的,这对我们正确认识全区的高中英语教学现状是很非常重要的。

高中的教育教学工作,就是通过一个个细节的处理来最终呈现出来的。一个学校的老师曾经让学生做过这样一道算术题:90%×90%×90%×90%×90%=?结果是显然的,不到60%,结果背后给我们的启迪是:如果你对每一项事情都做好的90%,看上去做的已经不错了,但当这些事情具有明显相关性的时候,总体显现出来的结果就是很不理想的。

细节体现在教育教学以及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旁听生与在籍学生、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抓基础还是重难题、课程标准和考试手册的研读、面向高考的教学还是面向自主招生的教学、学困生的辅导、作业的布置与处理……等等,都是需要认真思考和对待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在研究中成长
后一篇:爱,是永恒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