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初中教研员的几点建议
(2008-11-27 13:48:04)
标签:
初中教学教研工作专题研讨教育 |
分类: 课程教学 |
上个月,教育局召开了我区的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对2008~2009学年度的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做了全面的布置。会议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期中考试也已经过去,初中各个学校在落实教育局提出的工作任务方面做的如何?下一步该如何推进初中的教育教学工作?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院决定,在召开高中教研员工作会议的基础上,继续召开初中教研员工作会议,直接听取教研员对初中各校教育教学情况的分析,商讨提升初中办学质量的对策。
在本次的工作会议上,我给初中教研员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明确学生特点,注重分层指导。
初中的学生和高中相比,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没有选拔。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聚集在一所学校里,坐在同一个教室里,这给教师的教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教研员在对学校教师进行指导的时候,要特别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要给出分层指导的策略,在保证最基本的课程要求得到落实的前提下,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并督促这些要求得到落实。
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并不是要将学生划分成优等生或者差生,而是尊重学生学习实际的一种体现。某一个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上可能比较困难,划分到了基础较差的一组学生群体之中,而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上可能就是很优异的,划分到了程度较好的群体之中。
在初中的教学工作中,托底的工作非常重要。中考的合格率政府非常重视,其原因就在于中考学业考试的功能,只有考试合格的学生,才能说完成了初中的学业,才可以拿到初中毕业证书,这是学生学习的底线,也是教师教学的底线。从起始年级开始,学校和教研员就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分化现象,一方面要努力延缓这种现象的快速出现,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分层指导的研究,面对实际上存在的分化现象,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保证最基本的教学要求能够在每一个学生那里得到落实。
第二,研究教学目标,落实中考要求。
最近听了不少初中的课,总体的印象是初中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准确诠释教学内容的能力有待提高。教研员作为学科的带头人,在这个方面首先要加强研究。对于一门课程来说,教学的起点是课程标准,终点是学业评价考试。教研员自己首先要在把这两个关键点把握准,做到心中明白。
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重点是对三维目标和教学要求的把握。教学目标中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其中隐含了哪些含义,要通过怎样的教学活动才能够达到这一教学的要求,教研员首先要说明白。上海市的中考,是一种典型的学业水平考试,尽管它承担者选拔学生进入高中的重任。学业考试的最大特点就是稳定性,考试的内容、考试的题型、考试的平均成绩等等,基本上是稳定的,尽管每年有所波动,有所变化,但总体上比较容易把握。教研员要从对中考试题的分析中,明确课程目标是如何在中考中实现评价的,建立目标和评价之间的对应关系,帮助自己、帮助教师从中体悟课程标准和教材。
起点和终点明确了,中间该填入什么内容呢?总体上看,一是把握教学内容;二是把握教学对象;三是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之间的关系。这三点是具体落实教学目标和中考要求的关键,也是教研员的价值所在。
第三,聚焦课堂教学,狠抓教研实效
要进一步提升我区初中教育教学的质量,需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是聚焦课堂教学。当前国际教育领域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教师事关重大,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要提升教学质量,必须聚焦课堂,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我在担任校长期间,给学校提出的一个口号是“切实上好每一堂课”,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我将标准的制定权下放给了教研组,请教研组自己确定。每个教研组都确定了自己的一堂好课的标准,虽然只有几条要求,但非常简单,落实起来比较方便。自己的备课、他人的听课等,都按照这一标准来衡量和评价,操作简单,实效性强。经过一段时间的时间之后,效果很快就显现了出来。这个案例给我的一大启示就是,只要我们聚焦课堂,找准切入口,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不困难的。
第二是狠抓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教研活动的基层组织是学校的教研组,教研活动的实效性首先体现在教研组活动上。但目前最不让人感到乐观的就是学校的教研组活动,大多数学校的教研组活动都不落实,活动的时间不能保证,活动的内容比较空洞。在昨天的博文中,我已经对学校教研组活动如何避免“放空枪”的问题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这里不再多讲。一个教研组的情况是这样,一个区域的教研活动也可能变成这样,怎样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每一个教研员深入思考。
第四,加强命题研究,把握教改动态
高质量地编制一份试卷,是教师课程执行力水平高低的一种体现。在教师队伍的培养过程中,通过试题的命制来促进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教研员自己要在这方面其带头作用,不仅仅是命制出一份试卷,而且要能够给出不同类型学校考试成绩的期望值,然后通过实际的检测加以验证。要做到心中有目标,在具体的实践中有支撑点。教研员可以组织不同类型学校教师的命题比赛,通过互相评价、专家评价等多种途径,让全区教师理解什么样的试卷是一份好试卷,好试卷是如何反映《课程标准》的意图,是如何实现评价的。
要做好教研员工作,教改信息、考试信息等的收集非常重要。教研员不光能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要积极主动地和相关的学科专家、课程和教学论的专家等保持联系,要加强和市教研室、各区县教研员的互动和交流。教研员还要加强学习,及时了解市、区教育主管部门有关课程教学的新要求、新举措,并将这些内容融入到平时的教学研究和学科指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