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pplong
pplong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6,637
  • 关注人气:4,9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课程设置看人文教育

(2008-08-21 10:30:10)
标签:

课程设置

人文教育

教育

分类: 课程教学

《中国教育报》今日发表了pplong的博文改变一所学校需要多长时间

 

 

人文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部分,人文素质的高低制约着知识的储备量、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不仅影响着个体在校期间的学业水平,而且也影响着个体在未来社会中的工作水准。

那么,不同的国家在人文教育的课程设置上面有什么样的差异呢?这里选择几个国家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1.美国的课程设置

美国国家教育部对中学教学有总体的教学大纲,但各州在执行时有相对的灵活性,从总的方面看,其特点是课程多、面广。美国中学课程包括13个领域,开设130种课程:农业、商业/技术、选修课、历史/社会学、家政、工业技术、数学、体育、职业教育、科学、乡土教材课程、影视技术和表演艺术等。在中学四年中,学生可任意选择学习,只要修满学分就可毕业。

以美国加州帕索尔高中为例,该校共有4个年级(9101112年级),相当于我国的初三到高三的程度。学校也是采取基础课和选修课两种课型,并采用学分制。学生要想在该校获得高中毕业证书,必须得到220个学分。各科学分分配如下:基础课共160学分,其中英语课40学分,历史/社会学30学分,数学30学分,科学20学分,汽车驾驶5学分,健康课5学分,体育20学分,艺术10学分;选修课共60学分。

从上述必修课的学分分配可以看出,帕索尔高中特别注重人文类学科课程的设置。除了体育和汽车驾驶两门必修课之外,63.7%的课程都是人文学科方面的内容。

2.英国的课程设置

在英国,相当于初一年级的课程有13门:英语、数学、科学、设计和技术(设计和制作)、设计和技术(家庭技术)、法语、信息技术、历史、地理、艺术、音乐、体育、宗教。每周英语和数学各4节,法语3节,科学、历史、地理、体育各2节,其余各l节。英语、数学、科学是政府规定的核心课程,有统一考试,并以这些成绩来反映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其余课程都不考试。然而,三门主课每周共有10节,仅占全部课时26节的38%。在英国的学校,主科的重要性只体现在考试上,而并不体现在课时安排上。各门副科除法语是从六年级开始学以外,其余的课程都是从11岁的五年级开始到14岁的八年级结束,也就是说历史、地理要学四年,这比中国学校的课时多很多。

3.德国的课程设置

德国的课程也是门类众多,使学生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德国中学将课程设置归为三大类,即“语言文学艺术类”、“社会科学类”、“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类”。在语言文学艺术类课程中,除了有音乐、美术外,还包括英语、德语在内的十种语言。在社会科学类课程中,不仅有历史、地理,还有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律、家政学。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类课程则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技术。除此之外,还有不在这三大类课程之列的宗教和体育。

在十种语言中,一个德国中学生往往可选学23种,且均能在中学阶段形成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另外,德国中学开设的很多课程都是我们没有的,如“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家政学”、“哲学”等,这些课程显然都具有贴近现实社会生活、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及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特点。

德国人很重视艺术的教育功能,重视对青少年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学校经常组织学生看古典雕塑、参观绘画馆,欣赏古典音乐、歌剧。因此德国学生在接受流行音乐的同时,对高雅艺术也表现出一定的鉴赏能力。艺术鉴赏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文化积淀。没有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文化兴趣,就不可能形成厚实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从课时安排看,我们的周课时一般在3340节,而德国中学的周课时只有2025节。除个别年级下午有少量体育课和选修课之外,其他年级均实行半日制。即使下午有课的年级,一般也在两三点钟就放学离校了。大量的课余时间,给学生参与团队活动、读书思考、动手制作、想象构思等提供时空。

4.和我国课程的相关比较

将几个国家的课程设置和我们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不难发现,我们的课程设置存在着如下特点:

第一,我国的基础教育重视少数理科课程,即数理化,不仅课程深而难,而且教学进度快、要求高;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强调知识面,数理化课程的难度低、要求也低,但人文学科的课程不仅科目多、教学要求也远远高于我国。

第二,发达国家对人文课程实施要求的重视程度比我们高。先看看美国小学五年级的作业:中国的昨天和今天;我怎么看人类文化。而小学六年级的作业居然是回答一系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问题: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在我们国家,人文学科的地位普遍不被重视,无论是家长、学校还是教师,所关心的都是那些考试的科目,很多学校竟然没有专门的历史、地理、美术、艺术、心理学科……的教师,根据工作量的情况临时找一个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任教,这样的教育质量可想而知。

第三,人文素养培养的意识不够。发达国家的孩子从小学起就开始学习按规范要求查文献、写论文,搞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发达国家人文教育的眼界在于,通过人文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思考能力并最终提高其人文素养,同时使学生具有人文关怀与国际视野,而我国的差距在于学校教育仅限于传授具体的人文知识。从中外不同国家社会人文课程的比较来看,我国学校人文教育的课程难度低,教学要求更低。这意味着,在人文素质的培养方面,我国的教育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人文素质是构建创造能力的总支撑,这方面的缺陷则是影响创造力发展的根基性的缺陷。

从世界范围来看,有大建树的人才,包括科学家,都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厚实的人文基础。我们要建设创新型的国家,需要整合社会有浓郁的人文环境予以支撑;我们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首先要从小给孩子打下坚实的人文素养的底子。观念如果不能转变,要想有所突破实在太难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