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学研究物理教学教育 |
分类: 课程教学 |
16.第一个测量地球半径的人
希腊人是最早相信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民族。 毕达哥拉斯以来,天球——地球的两球宇宙模型一直是希腊宇宙理论的基础。亚历山大里亚有两位著名的学者立足于经验观察和理性判断,确立了地球和天球这两个概念。他们中的一位是埃拉托色尼,科学地确立了地球的概念,并定量地确定了地球的大小。另一位是希帕克斯,创立了球面几何,为定量地描述天球的运动提供了数学工具。
生活在公元前三世纪时的天文学家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公元前276~194)的科学工作包括数学、天文学、地理学和科学史等,他最著名的成就就是测定地球的大小,其方法完全是几何学的。
埃拉托色尼选择同一子午线上的两地西恩纳(Syene,今天的阿斯旺)和亚历山大里亚,在夏至日那天进行太阳位置观察的比较。在西恩纳附近,尼罗河的一个河心岛洲上,有一口深井,夏至日那天太阳光可直射井底。这一现象闻名已久,吸引着许多旅行家前来观赏奇景。它表明太阳在夏至日正好位于天顶。与此同时,他在亚历山大里亚选择一个很高的方尖塔,测量了夏至日那天塔在阳光照射下的阴影长度,得到了直立的方尖塔和太阳光射线之间的角度——7.2°。他认为这两地在同一条子午线上,从而这两地间的弧所对的圆心角SOA就是7.2°(如图1)。又知商队旅行时测得A、S间的距离约为5000古希腊里,他按照弧长与圆心角的关系,算出了地球的半径约为4000古希腊里。一般认为1古希腊里约为 158.5米,那么他测得地球的半径约为6340公里。
埃拉托色尼这种测地球的方法常称为弧度测量法。用这种方法测量时,只要测出两地间的弧长和圆心角,利用弧长s=Rθ,就可求出地球的半径了。在当时的条件下,测量出来的结果和现在的精确值只相差100公里不到,真的很了不起。在古代世界很多人还在相信天圆地方的时候,埃拉托色尼已经能够如此精确地测量出地球的半径,这是希腊理性科学的伟大胜利。
埃拉托色尼在地理学方面的杰出贡献,集中地反映在他的两部代表著作——《地球大小的修正》和《地理学概论》之中。除了测量地球的半径和周长之外,《地球大小的修正》一书还包括以下各方面的研究:赤道的长度、回归线与极圈的距离、极地带的范围、太阳和月亮的大小、日地月之间的距离、太阳和月亮的全食和偏食以及白昼长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等等。比如说他算出太阳与地球间距离为1.47亿公里,和实际距离1.49亿公里也惊人地相近。这些研究代表了当时地理学发展的最高水平。
17.第一个测量月地、日地距离的人
如前所述,埃拉托色尼在当时已经比较精确地测量了日、地、月三只之间的相对距离,不过第一个测量它们之间距离的人并不是埃拉托色尼,而是古希腊另一个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
阿里斯塔克(Aristarchus, 公元前310 ~230)是古希腊天文学晚期最著名的亚历山大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大部分著作至今已以失传,仅存《太阳月球的大小和距离》一文。
阿里斯塔克知道月光是月亮对太阳光的反射,所以,当从地球上看月亮正好是半轮亮半轮暗的时候,太阳、月亮与地球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月亮处在直角顶点上,从地球上可以测出日地、月地之间的夹角,知道了夹角,就可以知道日地、月地之间的相对距离。阿里斯塔克测得的夹角是87°,因此他估计日地距离是月地距离的20倍。实际上,夹角应该是89°52′,日地距离是月地距离的346倍。虽然说误差很大,但他的方法时完全正确的。得出了相对距离之后,阿里斯塔克还根据从地球上所看到的日轮与月轮的大小,推算出月亮与太阳的实际大小。同样,限于当时的测量条件,得到的结论误差也是相当的大。
阿里斯塔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就是提出了“日心地动说”,比哥白尼早了2000年!他认为,并非日月星辰绕地球转动,而是地球与星辰一起绕太阳转动。这个主张继承了毕达哥拉斯的中心火理论,只不过把太阳放到了中心火的位置。他说,恒星的周日转动,其实是地球绕轴自转的结果。这个思想确实是天才的,但也过于激进,以至于当时的人们都不相信。
月球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天文学家们想了很多的办法测量它到地球的距离,但都没有得到非常满意的结果。科学的测量直到18世纪(1715年至1753年)才由法国天文学家拉卡伊(N.L.Lacaille)和他的学生拉朗德(Larand)用三角视差法得以实现。他们的结果是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这与现代测定的数值(384401千米)很接近。
雷达技术诞生后,人们又用雷达测定月球距离。激光技术问世后,人们利用激光的方向性好,光束集中,单色性强等特点来测量月球的距离。测量精度可以达到厘米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