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pplong
pplong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6,637
  • 关注人气:4,9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目标是教学的主宰

(2008-05-03 12:33:05)
标签:

物理教学

教学目标

教育

分类: 课程教学

教学目标对于整个教学过程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是课堂教学的主宰。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

教师进行备课和教学,要首先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再根据目标来进行教学设计,并组织教学。现在进行碰到的情况是,一些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对教学目标关注不够,往往根据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设计教学流程、实施课堂教学,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导致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的偏离。

比如说高二物理“宇宙的基本结构”的教学,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就设计了这样的几个环节:第一,地球知识的介绍,重点讲述地球半径是如何测量的;第二月球知识的介绍;重点讲述潮汐现象的形成;第三,太阳的基本情况以及太阳系家族的介绍,介绍了冥王星被排除在九大行星之列的缘由,通过对八大行星的有关数据的分析,进一步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圆周运动的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如果仔细品味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 ,就会发现一些问题:首先,三个板块的知识之间,有什么内在的逻辑关系?其次,怎样让学生从中体现出认识上的一种飞跃?第三,学生能否从中感受到人们对宇宙结构艰苦的认识过程?……

说实在话,这节课确实不好上。有几个原因:一是这节课的知识内容,很多学生在自然、科学、地理等学科中都已经学习过,在高中二年级物理课上进行讲解,应该如何上?二是人们对宇宙结构的认识历程、其中经历的重大事件都非常多,该如何确定教学的核心知识呢?这位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常常受到这些问题的困扰。

我个人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的办法,还是从教学目标出发,首先把教学目标想明白。根据目标来设计教学,一个一个的教学环节该如何层层推进,就会一清二楚。教师自己清晰了,学生学起来头脑也就清楚,不仅能学得知识,锻炼能力,而且在逻辑思维方面也可获得良好的熏陶。

“宇宙的基本结构”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需要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找和确定:

1.课程标准

在《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中,对这一教学内容有明确的要求:

知识与技能:学习水平:A,即“知道”级别

过程与方法:关于“宇宙的基本结构”的学习,可以采取专题研究方式,通过搜集信息、整理资料、撰写小论文以及交流讨论,知道宇宙的基本结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透过对“宇宙”的学习,领域人们对宇宙的认识逐步深入,而且是没有止境的,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和宇宙观。

2.标准解读

在《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解读》这本书中,对这一部分教学内容有更具体的目标表述:

知识和技能:知道宇宙的基本结构。知道目前人们观察到的宇宙图景,能简要描述太阳系、银河系、宇宙的大致图景。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专家做有关“宇宙的基本结构”的报告、观看有关录像或到天文台进行观察、开展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关注宇宙学研究的进展,感受宇宙学的一些基本方法。例如:恒星分类的方法、用图表表示恒星质量与寿命的关系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宇宙的结构的学习,了解科学发现是一个艰难、曲折和长期的历程,懂得对宇宙的认识是建立在大量的实验观测基础上的,探索未知世界不仅要敢于猜想,更要不懈探寻新证据,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和科学观。

在这本书的P160,还有一篇“宇宙的基本结构”的教学案例。

3.分析教学内容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判断所要讲述的知识的价值,确定核心知识,明确教学重点。

1)知识的理论价值:指要讲述的知识点在整个物理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显然,作为一个“知道”水平的教学内容,它的理论价值是不高的。

    2)知识的应用价值:指运用本节课的知识去解决科学技术、生产建设、日常生活中的一系列实际问题时的功能,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显然,这也不是本节课的重点。

    3)知识的能力价值:指知识本身所含有的对人的能力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因素。这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如果采用平常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这个方面的价值是很难得到体现的;如果采用专题研习的方式开展学习,很有可能实现对学生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4)知识的教育价值:即要挖掘出渗透于知识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因素。这显然是本节课的核心,也就是重点。从前面介绍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中,就能够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4.了解学生实际

学生对宇宙的基本结构了解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个问题必须实现搞清楚,可以通过前测、访谈等办法掌握信息。很多学生对宇宙的了解和喜爱,可能远远强于教师,对宇宙的认识可能比教师要多很多。

做好了上述几个方面的工作,我们就会发现,本节课的核心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人们对宇宙结构艰辛探索的历程,体会到从地心说、日心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宇宙大爆炸理论……这一认识过程中,每一次新的认识,都与实验和观测是密不可分的,每一次新的理论提出,都是一次思想革命,这一思想革命所带来的影响,绝不仅仅是宇宙本身,也不仅仅是物理学,而是直接影响着全人类的思维方式。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伴随着新科技、新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进步又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把这一目标想清楚了,教学设计不就水到渠成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