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菲律宾交通工具视觉/图片旅游 |
分类: 旅途随记 |
到过菲律宾的人,都不会对当地的交通工具熟视无睹。
先说飞机。
菲律宾是一个岛国,要行走在各个岛屿之间,铁路、公路都不方便,轮船的速度又太慢,因此飞机是菲律宾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前面我曾经提到过,菲律宾航空公司被一华人独家垄断,是菲律宾整个国家唯一的航空公司。国内42个重要城市均设有机场,飞行网遍布全国。菲律宾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他们尽管四面环海,但较少受到台风的侵袭,这也为他们航空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菲律宾航空公司和主要外国航空公司均辟有菲律宾到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和城市的航线。在这个方面,我们国家的航空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再说轮船。
在菲律宾的各个主要岛屿之间,均有游船往来。我们没有机会去亲身体验,据别人介绍,游船分为特别舱、头等舱及三等舱。特别舱从二人房到八人房都有,附浴厕及冷气,寝具也不错。头等舱又称为游客舱,是约50人的通铺,也有冷气,很受一般游客的欢迎。三等舱又称为经济舱,游船中这个等级售出的票最多。睡觉的地方不是甲板便是船底的大通铺,通常非常拥挤,但这也是最能深入菲律宾人群的地方。如果要是没有什么紧要的事情的话,坐上一次游船,感受一下菲律宾海上的生活,一定是很有趣味的。
除了游船之外,附近的岛屿之间还有一些渔民的小船、快艇等可以乘坐。要坐这样的船,事先要了解一下行情,先和船主谈好价钱,谈好价钱之后,船主一般不会反悔。如果事前没有说好,等到途中或者送到之后再谈价,多半是会挨宰的。另外,一些有特色的地方,你还可以给他们提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在三宝颜地区,如果租渔民的船去圣十字岛,你就可以要求他挂上彩色的帆,在海上旅行中更多地感受当地的民族风情。
三说公共汽车。
到了菲律宾,你会满大街地发现这样一种交通工具,它的车头像吉普车,但它的车身较长,并给喷涂的五颜六色的,非常显眼。这里的人叫它“吉尼车”,是菲律宾各地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公共汽车。
吸引人们眼球的“吉尼车”
走在菲律宾各个城镇的大街小巷上,都能看到这种独特的交通工具。这种车的车门在车的后部,乘坐旅客的车箱大约有3~4米长,上车的人们面对面地坐在两条相对的长板凳上,通常一条板凳上就可以坐10个人左右。一般情况下,要等到人坐满司机才会开车,有的时候还会出现3~4个人挂在车厢尾部的情况,甚至还有人爬在车厢的顶部。
从后面看“吉尼车”
这种车没有售票员,司机一边开车一边收钱,而且对每个人上下的情况都非常清楚,这种功夫也不是一天就练出来的。上车的起步价大约是5披索,根据乘车距离的不同价格也不相同。一般情况下,车箱的外部会用英文注明这辆车的出发地点和终到地,让乘客一目了然。如果你要和司机交流,掌握一点当地的他加禄语也是很有必要的,如下车时要大声说PARA,买票要说BAIYA,谢谢说SALAMA。当然,想下车的时候,还有一种简单的办法,就是猛敲车顶,司机听见了就会停车的。
工作中的“吉尼车”
有些装潢精美的“吉尼车”,在吉普车头会看到银马的装饰,这源自于传统马匹代表力量及行动的意思,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民俗艺饰了。现在除了装饰马匹之外,还有装饰长筒喇叭、其他动物以及器物的,花样繁多。
银马装饰的车头
四说其他交通工具。
除了“吉尼车”之外,在城乡的道路上,还有几种交通工具也是经常可以看到的。
其一是经过改装的三轮摩托车,用于载人的车斗通常会进行专门的装饰,加上防晒挡雨的顶篷和挡风玻璃,看上去就像一个金属的鸡蛋。这种车比“吉尼车”运行起来路线更佳灵活,速度也更快一些,当然价格也比“吉尼车”要高一些。
三轮摩托车
其二可能是仿照三轮摩托车而造的三轮人力车,这种车比较简单,有的甚至连顶棚和挡风玻璃都没有。在正午的时候骑车的人和坐车的人,可能都会感到不舒服。为什么有了机动三轮摩托车,这样的人力车依然大有市场,我还没有搞清楚这其中的道理。
人力三轮车
在马尼拉的中国城里,还保留着一种传统的马车。作为一种游览的工具,这种马车也很受游客的青睐。
人力车和马车
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
(本文的图片大都是在车辆行驶中拍摄的,不够清晰,请大家谅解)